第一百四十章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直到此时,乔行简、袁甫甚至包括郑清之、余天锡、史嵩之乃至荣王等人才算是第一次正视这个之前还被他们认为全是靠着哗众取宠和贾贵妃才能走到今天、青云直上的贾似道。

从心底来说,区区几首能够传扬整个临安城的诗词,也最多只是让乔行简这些在官场中浸淫了数十年的老狐狸们有些惊艳之感,却绝对不会真的将贾似道当作人物。

古往今来,多少写诗写的好、甚至所做诗词被天下人所传颂的人,结果又能如何?落魄潦倒者比比皆是。作诗,跟做官,虽说只是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

不过,今天的贾似道,却是第一次能够真正让所有人好好掂量一番了。

当然也不是说,贾似道说的这些史嵩之或者乔行简、以及袁甫、余天锡等人真的想不道。

俗话说的好,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自然是有其道理的。

勤政殿的这些重臣们,要说政治上的手腕怕是贾似道真的拍马也难以望其项背的。不过也正因为他们都是浸淫官场起起伏伏数十年的老油条,本身屁股的位置局限了他们的眼光而已。

乔行简,自然不能简简单单的说是只要史嵩之肯定的他就否定,史嵩之否定的他就支持。他有他的考量,平衡带着打压而已,当然,大理国距离大宋朝太远、大宋朝国库空虚有心无力自然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史嵩之呢,战略眼光自然也是有的,不过想要借此捞些名声重振史氏一族荣光也是肯定的。

袁甫等人呢,跟乔行简是联盟关系不假,可是如今已经渐渐坐大起来的他们,心中也已经存了摆脱乔行简自己起来单干的心思,所以他们在这一次的交锋中选择了坐壁上观,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赵昀的身上。

毕竟,谁都知道,不管赵昀现在对大宋朝其余各路的掌控力如何,至少在临安府以及临安府方圆数百里的地界上,甚至整个大宋朝,他依然是当之无愧的天下共主。

大义在赵昀手上,所以要想让朱理一派真的成为大宋朝中谁都不敢轻视又不附庸别人的存在,就必须牢牢紧跟赵昀的脚步。

这也是,袁甫最后出声的主要原因。

不得不说,袁甫这些人,对人心的把握还是相当到位的。仅仅从本不该出现在这勤政殿上的荣王身上,就已经大概琢磨出了赵昀心中大概的想法。

想救,却又力有未逮;不救,又恐先前拥戴大宋朝的各个小国心寒。

赵昀需要的是一个既能安抚诸邦小国,又能得到名声、民意,却又不能真的让家小业小的大宋朝将腰包的最后几个铜子也掏出来、伤筋动骨。

赵昀想的很美,可是世间真的有那么两全其美的事情么?

之前袁甫等人以为的没有的,不过,贾似道的话似乎让他们明白,其实还真的是有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的。而且,貌似还不只。

那么,这良机是什么?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圣上,东坡先生这首《定风波》当真是千古之作。”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贾似道并没有直接说那良机是什么,反而吟了一首词出来。

曾经知杭州府也就是如今大宋帝都临安府的苏轼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勤政殿内的一众重臣没有人不清楚,稍一思量,顿时齐齐会过意来。

“好!好一个‘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好一个‘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一直老神在在的余天锡回过神来率先击掌连声赞道。

对贾似道,余天锡也许是这殿中众臣中接触最多、了解也是最多的人了。毕竟,他还是名义上的临安府知府,而贾似道这个临安府通判总还是他的下官。

如今的大宋朝中,能够有这样眼光的人不是没有,可是难得是能够在这样一个年纪就有这样的眼光。更难得是,贾似道用在这里的这首词一下触动了大宋朝从三年前端平入洛之后心底中最为柔软也是最为沉重的地方。

向来以中央之国、天朝上国自居的大宋朝,却是自立国后屈辱不断,西夏、金人、辽人,再到如今的蒙古人;先有靖难之耻,如今又有端平入洛的大败特败,虽然嘴上不说,不过所有人都知道,不管底下的普通老百姓是怎么想,至少大宋朝中的那些高踞在庙堂之上的人们已经渐渐失去了那份本应该属于中央之国的淡定和从容。

西夏、辽、金都已经是过去了,就不用再提。本以为就此之后大宋朝颜面尽失的时代就会过去,可是谁能想到前一刻还是亲密盟友的蒙古人转眼间就变为磨刀赫赫的杀神?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