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暗地铁》第十四章 猎食者怪(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北盟军的几个将军站在一个小镇高层建筑屋顶,此刻看着四面围拢过来的上亿僵尸潮……

米克洛维奇将军是这个北盟军3大猛帅之一。或许因为他的果敢和铁血,所以他也是继核战史前二战的巴顿将军之后,又一个别人敢流血,他敢喝血的将军。

此刻围困哈尔滨市的25万北盟军团,就是以他为核心的,俄罗斯军团为主体的军团。

南盟的那个叫陆荣光的家伙果然没有超出他的预料,做出了惊人的举动,利用冬季僵尸和变异兽冬季休眠的时机,远距离攻占了哈市。

而且从其修建这城市外围的防御来看,他的对手绝对不是三脚猫,并且是他一直想见到的陆荣光狮虎团长。

在核战前,前俄罗斯政府军解体,军队分成了三个派系,分别和中国前政府军北派军队,北朝鲜军队,南韩军队缔结盟约,形成三个北派联盟。

只是在核战23年后,才达成一致的统一,形成以俄罗斯军为主体的北盟军。

南北盟事实上因为黄河以南,长江以北500公里的蛮荒地带所隔,才真正意义上成为南北派系,事实上先前是没有任何武装冲突的,但是为了怕对手来争夺自己有限的资源,所以才动起了刀兵。

这样打了十几年的糊涂战,而且接下了仇怨,成了事实上的敌人。

北盟的宽大蒙古草原上是没有变异兽和僵尸的,只是在莫斯科为核心的几个大城市有,但是北盟军最缺乏的不是石油和煤矿,他们缺少的是食物和生活物品。而这些,前中国领土上是不缺少的,所以南下夺取华夏领土上的剩余物资成为了其核心目标。

不过俄罗斯本土城市,变异体引发的僵尸潮并不比它国严重,或许因为它国人口相对比中国密度在边缘城市小很多,幸存的人类比华夏人多近一倍,更多的幸存者是死在冬季的寒冷和饥饿中。

真的变异成僵尸的比例小上几倍。

但是它国土上的变异兽是出奇的变态,在华夏国没有第二级异变兽时,它这领域确实多得出奇了。而且三级变异兽在2年前开始出现。

也就是2101年春天。

一位俄罗斯将军在攻取一个南部小镇时发现了重达三吨半的猪变体,三级猛兽。

即使是重型机枪都不能击穿这类怪兽的皮甲。

除非是中型以上的火炮和核磁电浆火炮。

这只高3米的大物几乎把这位将军的一个近卫连队全灭。

所以以重装机车和坦克为军团核心战力的北盟军南下进入华夏领土,躲避越来越变态的怪物。

事实上俄罗斯人在亚洲北地大片的城市废墟都极少有幸存者能活到现在。

南下求得生存机会的俄罗斯人此刻也正在为人类开始变异而恐惧中,此刻,南盟军进入到了他们的后方,这是不能容许的事实。

核心军政首脑联系会,在莫河市紧急召开。

北盟屯扎在黄河流域的军团此刻都开始紧急的调集,以米克洛维奇将军为军团司令的北盟出动了。

不过它们三路大军四面围困住哈市后,已经是25天后,即将开春的,2104年初春前夕。

虽然北盟军估计这立足未稳的南盟区区9万军队,不可能在春季结束前能完全拿下这哈市,可是出乎意料的是,陆荣光仅用了15天,区区15天就清理了哈市1.2亿城市僵尸和近27万的变异体怪,在这北盟的后腰建立起来这样坚固的南盟壁垒,而且此刻居然在十几天里再度聚集了近13万的哈市新军提供城市驻防。

而且这些新军还出人意料的坚定了北盟的阵营序列。

这是米克洛维奇将军唯一没有算计到的事实?

事实上接下来的一个月后,得到哈市事实上有核战前病毒解体药液的北盟彻底的震惊了。

原来是这个原因,任何人都有继续活下去的想法,能得到解药,谁不想靠近南盟?

可是集结大军的北盟还没有真的开始大举攻城,坦克师团就被围上来的僵尸潮变异体群兽给逼退。

北盟收缩防线,在哈市周边形成六个集团军。

围绕着哈市就地抵御这变异怪群的侵袭。

此刻是否核子弹头大面积轰炸哈市外围的争议正在北盟的军事首脑会议上展开。

米克洛维奇将军一力主张使用新型的核子磁暴弹轰炸该周边地区,为北盟进一步攻占哈市提供外围驰援,可是这需要近500颗重磅核磁炸弹。

而且对机动部队的电子仪器和电脑火控机构会造成彻底的毁坏。

不能动的重型坦克几乎等于就是不能开的拖拉机。

这可是350辆重型坦克和700多装甲运兵车。

北盟即使全灭包围的僵尸和变异怪,自己的攻城只能依靠步兵了。

但是此刻是初春季节,地面泥泞不堪,步兵不可能发动有效的攻击对这个强大哈市壁垒造成损伤。

强大的火控机炮“喀秋莎”也是不可能发挥最大的近距离优势。

如何打?这是目前北盟军30多位上将苦恼的。

米克洛维奇将军所谈到的500颗重磅核磁炸弹还需要俄罗斯机场的轰炸机能在大雪天能够起降和飞行,此刻不到春末,起飞重型轰炸机是开玩笑的事实。

何况一个火药库还没有这么多的炸弹,需要近20天的汇集。

可是时间能等么?

此刻多推迟一天,南盟的壁垒和防御就会越加坚固。

另一位华夏将军张毅君提出渗透战,利用地下铁,强行渗透进哈市。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