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联盟(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洛阳,和氏璧。

能让石之轩和刘若水七拐八拐谈了半天的东西,也只有传国玉玺这件千古异宝了。

刘若水虽然和石之轩无恩有仇,但在传国玉玺这个大前提下,任何恩怨都可以姑且放在一边。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宝”,是秦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使用和氏璧所镌刻,后来为中国历代皇帝相传之印玺。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和氏璧的出处极为传奇。相传,当年楚人卞和在荆山砍柴,见一只美丽的凤凰栖于一块青石上,想起“凤凰不落无宝地“,断定这青石必是宝物,于是献给楚厉王,岂知楚廷的玉石匠均指卞和献的乃是凡石,楚王一怒下斩去他的左足,赶走了他。

卞和心中不忿,待武王继位,再去献宝,今趟则再拾斩下右足。到武王的儿子文王登位,闻知此事,才把青石抬回宫里,命工匠精心琢磨,剖开石头,从中得了一块光润无瑕、晶莹光洁的不世奇宝,为了纪念卞和,故称为之和氏壁。

这和氏璧后来到了秦始皇手上,奏始皇命李斯撰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经玉石匠镌刻璧上,于是和氏璧遂成了属于帝王专用的“传国玉玺”。

汉高祖刘邦推翻了大秦朝,秦王子婴就把和氏壁献与刘邦,刘邦称之为“传国玺“,自此和氏壁成了得国失国的象征。后来王莽意图篡位。派弟王舜往长乐宫向孝元太后索璧,给孝元太后怒摔地上,致摔缺了一角,王莽命人把缺角以贾金镶补上去。使和氏璧又多添“玉体金角“的雅名。

传到汉末的汉少帝,和氐壁又失去了,到三国时,长河太守孙坚在洛阳城巡逻,忽见一口水井光芒四射。命人打捞,起出一宫嫔尸身,颈系红匣,打开一看,正是和氏璧,到孙坚战死,和氏璧辗转落在曹操手上,被传了下来,到隋灭南陈,杨坚遍搜陈宫。却找不到陈主所藏的和氏璧,使杨坚引为平生憾事。

事实上,杨家之所以被人称之为“得国不正”,没有和氏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在世人眼中,“传国玉玺”其实就就是天命的象征。得到了“传国玉玺”,就是苍天注定的帝王。因此江湖传闻,和氏玉璧,杨公宝库,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现在烽烟处处,有能者均想得天下做皇帝。故这两样东西,成为了天下人竞相争逐之事。

当然,争过天下。最重要的是实力,如果没实力的人得到了和氏璧,那只会是自寻死路。

但问题是,“和氏璧”现在是在慈航静斋的手里。

如果只是慈航静斋,哪怕只有石之轩,或者一个人。也可以轻松地将和氏璧弄到手。但问题是,慈航静斋本身不足以畏惧,但她们代表的却是整个佛家的联盟。

如果是寇仲,徐子陵这两个小子去偷和氏璧,那么还不会引起佛门的过激反应。但若是刘若水,或者石之轩动手的话,那简直就是挑衅整个佛门,将会面对整个佛门的反扑,恐怕就算是佛门的四大神僧,也未必能够坐得住。

想想那种景象,就连刘若水也必然会头疼。以他现在的实力,虽然足以匹敌傅采林那样的大宗师,但若是面对佛门四大神僧的围攻,他恐怕也是力有不逮。

若是换做石之轩,他的情况恐怕还会更糟糕一些。

刘若水端起酒杯,朝着石之轩略微试意之后,将其一饮而尽,说道,“若是去取别的东西。我自然能够信得过石兄。但若是去取和氏璧的话,石兄是否能够保证自己不出意外吗?若石兄到时候出了意外,我恐怕是自寻死路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