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安城内几件事儿(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四大辅臣空出一位,由礼部侍郎孙景初补上。

第二件事情,汪嗣英、唐宗飞、黄汉庭和胡元斌进京科举,其中以胡元斌最优,虽未得状元,但也名列前茅,得了探花,入职翰林院,为翰林院编修。

唐宗飞其次,未在太安城任职,而是返回辽东,去了大魏北线,在镇北军任职,当了一名参军。

黄汉庭再次,不上不下的名次,按照朝廷惯例,他以为朝廷会任命他为一县主薄,或者一乡里正,却不曾想任命公文下来,却是留在太安城,入礼部和工部,虽然职位低,但是能随意进入礼部和工部,朝廷也没有几人了。

汪嗣英最惨,考试之时八股文写的四平八稳,波澜不惊,以他的见识和学识能更加出彩,但是为了稳妥,他耐下性子,写了一篇规规矩矩的八股文,勉勉强强能上榜,中举人。

随后,汪嗣英为了能够留在太安城,四处登门拜访,将家底全部掏出,终于在吏部获得了一份闲职,吏部掌故,但又由于朝廷权贵为了安插自家侄子,动用私人关系,汪嗣英被排挤,最后只能去城东大牢,当了一个不入品的牢头,一个有着举人头衔的牢头,汪嗣英在城东大牢成了人人嘲笑的笑话。

即便如此,曾在大江一线待过的汪嗣英也未曾想离开太安城,每日蹲在大牢外面,啃着冷冰冰的馒头,甘之如饴。

第三件事情,小太监余庆做了一件灭门之举,一夜之间策马奔腾三百余里,独身来到太安城以北的山阳县,将山阳县势力最大的公孙一家灭门,随后骑马而归。

如此灭门惨案惊动了地方官府,顺藤摸瓜查到了太安城,再其后便入了皇宫,直指小太监余庆。吏部和大理寺经过商讨,此事需询问太皇太后。

在老祖宗一旁候着的大太监赵督领听闻此事,大袖飘摇,忍不住哈哈大笑。小太监修为战力节节攀升,赵督领不尽全力都有些压不住,余庆听话懂事,特别是对阿爹赵督领,言从计听,但是就是不杀人,即便赵督领一掌毫无保留的印在小太监的胸口上,这个鼻尖长着青春痘的小太监宁愿躺在床上整整一个月,也不愿意杀人。今日走出第一步,日后便容易了些许。

余庆灭门山阳公孙一家的原因,书信上没有说,只是浮光掠影,零星半爪提及了些许,好像和宫里的一个名叫萱儿的小宫女有关,至于具体深层次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而那个萱儿又似乎和执掌内库的沈凝儿关系不太好,私下偶有交恶。

李元昊觉得挺对不起小太监的,为了她这个主子,余庆可是没少受了罪。

最后一件事情,也是李元昊最感麻烦的事情,秀策和宫里的假皇帝闹翻了,事情的起由是一件极小的事情,闲来无事的李秀策缠着假皇帝的一起抓拐,皇帝陛下推脱不过,耐着性子玩了几局。

抓拐这种事情有输有赢,假皇帝玩得性起,不小心暴露了本性,而聪慧如小王爷,早就发现了现在大哥和以前大哥的不同,再联想到脏乱差的乾清宫,心头疑惑更重,大哥变化的太大了。

他私下悄悄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老祖宗,老祖宗听罢勃然大怒,狠狠扇了李秀策两个耳光,嘴角溢出鲜血。李秀策脾气执拗,又搜集了很多证据,将此事捅到了尚书苏克沙和大学士索碧隆那里,如此逾越规矩的举动更让老祖宗没了耐心,令人杖责了李秀策,并赶出太安城,让他去承德行宫,读书学习去了。

临行之前,李秀策回望太安城,皇帝陛下站在太安城上,含笑望着城下,有嘲讽也有蔑视。

李秀策擦了擦眼泪:“大哥,你变了,变得我都不认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