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第七十三章为师获罪
蔡纪同为师获罪
处逆境不忘读书
朱熹忽然想起一事,对他说:纪同,你走了,可《参同契》中还有疑难之处,没有整理好,怎么办?
蔡对朱说:老师,你说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答。
朱先后说了四个,蔡随口解答,在旁的许多人都露出钦佩之意。
朱熹征得押差的同意,带蔡纪同来到寒泉精舍,两人共同参订《参同契》,从傍晚时分,直至次日天明。
雪仍然在下,北风呼呼地刮。朱熹知道,君命不可违,他无法再留。遂端起一盏壮行酒给蔡纪同,看着众多的亲友和学生,由衷地说:“作朋友相亲相爱,遇磨难坚强不屈,这两点都表现在蔡纪同身上,世间难得,史上未闻。”
师生二人一饮而尽,老泪纵横,抱拳作揖:多加保重,就此别过。
道州位于湖南最南端,与两广接壤,此去有三千里之遥。对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来说,柱杖步行,无异于上刀山,下火海。可蔡纪同毫不畏惧,没什么,总会走到的。
羁管不同于安置,形同罪人,一路上有官差押送。好在老爷子心态平和,不娇气,不急燥,遥遥三千里,在儿子和弟子的帮助下,硬是走过来了。但是由于体力消耗过大,到达道州后,老爷子身体一直很虚弱。
对于一个酷爱读书的学者来说,他最大的痛苦不是疾病和灾难,而有没有地方放下一张书桌,有没有时间让他阅读思考。蔡纪同就是这样,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道州气候恶劣,自身疾病缠身,都无所谓,想到易经、春秋、左传的注解还没有完成,洪范之数,久失其传,唯他独有心得,但没来得及撰写出来,心急如焚,忙让儿子蔡沉代写家书。
在家书中,他叮嘱子孙:只有每一步按照仁义礼智信去做,才可以子子孙孙传下去。行走坐卧都要合乎理法,务必做到慎独:独自行走,要对得起相随自己的影子,独自卧眠,要对得起温暖自己的棉被。不能因我是获罪之人,而松懈放纵自己。他还给三个儿子分配任务:老大蔡渊着重研究易经,老二蔡沆解读洪范之数,幼子蔡沉把春秋左传注释好。
到了道州没几天,远近的读书人闻听蔡纪同的名声,纷纷来向他请教,有的还拜他为师。有人好心的劝他:获罪之人,当闭门谢客,以免惹出事非。
蔡纪同毫无惧色,凛然而言:
知识无罪,读书有福。人家诚心诚意来求学,怎么忍心拒之门外,问心无愧,不避鬼神。如果有祸患,恐怕闭门塞窗也避免不了。
道州司户参军王增有才学,颇为自负,常耻笑别人无知。那日,听说蔡纪同学问高深,有些怀疑。来到城北郊的菜园子。蔡氏父子住在简陋的房子里,见蔡纪同形似老农,更有些蔑视。蔡纪同听说有人来请教,又见其有不屑之态,也没说什么,便叫来蔡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