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我住的地方在二楼,宿舍是那种“仓库型简易小屋”,前面直统统的一间,不足15平米,后面是5平米左右的逼仄的小间。按照设计者的原意,后面的小间是做卫生间的,由于渗水严重,就一股脑儿全拆了,成了光秃秃的半小间屋。
在对快餐那寡淡味道忍无可忍之后,我把后面半小间屋改造成简单的厨房。柴米油盐、锅碗瓢盆一应俱全,惟一缺少的就是水。用水得到楼下水池去取,麻烦是麻烦了点,可是,为了生活也只好麻烦一点了。淘米、洗菜、冲锅、浸碗,也只好委屈自己,把家伙搬到楼下公共水池里,完成这一程序。
尽管有水池的自来水作坚强后盾,我还是发现麻烦太大了点。是啊,作为厨房,不可能没有一点存水啊?比如说,烧菜时需要加点水,总不可能跑到下面去接吧。
后来,我买了一个水桶,专门贮存备用水。这回就方便多了,冲碗荡杯,在水桶里舀点水就行,烧菜淋水只管伸手往水桶里取。不过,我还是高兴得太早。方便的背后隐藏了一个问题,炒菜间隙洗锅的残水怎么处理?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又买了一个水桶,用来中转废水。零星废水倒入废水桶,积到一定程度,就把它倒入一楼的公共卫生间。
有两只水桶在坚守岗位,我的麻烦降至最小的程度,换句话说,我在以最便利的方式,享受属于我自己的生活。很多来我住处的玩的文友都对我说:“你这样生活也太烦琐,太累人了吧!”当然,与有水进入的厨房相比,我这状态最少落伍了100年。不过,这并不能改变我比以前更方便这一现实。
由此我想到,人的一生其实就是由两只桶构成的,一只桶代表着进,一只桶代表着出。有进的没出的,人会爆炸,有出的没进的,人会干枯。进与出不是此消彼长,而是彼此均衡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协调一致,才能让我们感到最大的便利。
我们可以拼命地将功名利禄刻进自己的生命轨道,但一定要清醒:这些被我们揽进来的东西,岁月终会把它们抛出我们的生命之外。这是两只水桶的必然逻辑。
一味地拎着进桶的人是进取过头,单纯地提着出桶的人是消极过甚,在人生之中,进取过头和消极过甚都是失败的选择。
两只桶对人而言,是有专有性的。有的人进得热烈,出的辉煌,是拎大桶。有的人进的暗淡,出得冷清,是拎小桶。大桶有大桶的气势,小桶有小桶的可爱。拎小桶者无需妒忌提大桶者,提大桶者也不必小瞧拎小桶者。大小共存,社会才会显得丰富多彩。
@静心:
两只水桶,就像人生的两面:出世与入世。心烦意乱的时候,给自己沏一杯静心咖啡,以入世的心态,面对出世的烦乱。在玄妙之处,体会生活的平静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