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姬昌,到了这里,你就别想再走了!”李陵心中如此说道。
随后颁发圣旨,说:“北海猖獗,大肆凶顽,生民涂炭,文武莫知所措,朕甚忧心;内无辅弼,外欠协和,特诏尔四大诸侯至朝,共襄国政,戡定祸乱。诏书到日,尔西伯侯姬昌速赴都城,以慰朕绻怀;毋得羁迟,致朕伫望。俟功成之日,进爵加封,广开茅土,谨钦来命,朕不食言,汝其钦哉!特诏。”
其实就是和蒋介石一样的手段,驱虎吞狼,逐步减弱周的实力,最后到了一定地步,那么他们还不是砧板上的肉?
不过,这或许是一厢情愿,历史上纣王也“使”过这一招,可是为何最终选择囚禁了他呢?
看看蒋介石怎么玩的?
说到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和杂牌部队之分,其实这一直都是蒋介石内心深处最大的痛楚,蒋介石从最开始掌握国家大权开始,就在为消灭杂牌部队“不懈奋斗”。
从早期的蒋桂战争、中原大战,到驱赶“红军长征”进而扩张势力,驱虎吞狼!
到抗日、最后桂系、晋系、滇系军阀败亡于解放军手中,到败退台湾前夕,蒋介石才真正上实现了军权的彻底统一!
这里也有弊端:
就拿驱赶“红军长征”的驱虎吞狼之计来说吧,东北军,西北军,红军,哪一个玩完委员长都开心。东北军打光一只部队取消一个番号,这很委员长。
然而张学良有没有爱国情节不提,须知道他本质上还是一个军阀,或是军阀的代表。他的所作所为也是以小团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枪和人是军阀的本钱,有了枪和人才有地盘。
为什么东北不抵抗?舍不得本钱。一个军阀把枪和人打光了,运气差连当一个平安寓公都不得,所以剿匪剿了几天,损兵则将,又不给补充兵员,心态就变了,就要逼蒋抗日了。
至于把张杨二人放到闽粤割据,且不说老蒋会不会昏头同意,也得问问两广军阀。上一波驱虎吞狼许了盗墓贼孙一个青海屯垦督办,结果被西北地头蛇四马打光杆司令了。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为什么东北不抵抗,为什么部队面对日本人一触即溃?留着枪杆子无论投日投共投汪都是本钱,打光了才是真傻冒。
所以有了纣王将姬昌囚禁在羑里城七年之久!并没有“放虎归山”拿他做刀到处攻伐!
那又为什么没有杀了他呢?
在此之前,纣王已经杀了伯邑考,这可是姬昌的大儿子,难道纣王不担心姬昌怀恨在心,放他归国之后就起兵造反吗?
但令人奇怪的是,纣王放过了姬昌!
古语有云,杀子之仇,夺妻之恨,那是不共戴天的!
有了不共戴天的杀子之仇,纣王依然放过了姬昌!为什么?
我们看封神演义里原文,奸臣费仲都能看出姬昌外有忠诚,内怀奸诈,难道纣王看不出来吗?
原文描述:
费仲奏曰:“姬昌外有忠诚,内怀奸诈,人皆为彼瞒过,不如目禁羑里;似虎投陷穽,鸟困雕笼,虽不杀戮,也磨其锐气。况今东南二路已叛,尚未慑服;今纵姬昌于西岐,是又添一患矣。乞陛下念之。”
但既然纣王能看出姬昌内怀奸诈,为什么要义无反顾的放他归国呢?
纣王早已看出姬昌有不臣之心,只是天意弄人!
在封神演义里,纣王之所以放姬昌归国,是因为费仲尤浑得了西岐万金之礼,所以一味的为姬昌说好话,说姬昌真是忠心耿耿的好人,这就导致纣王发了善心,要放姬昌!
纣王曰:“二卿所奏既同,毕竟姬昌是个好人。朕欲赦姬昌,二卿意下如何?”
纣王早就能看出姬昌的不臣之心,为何在这紧要关头会放姬昌归国呢?并给姬昌升官加爵,还假以白旄、黄钺,得专征伐!
其实,纣王放过姬昌,并不简简单单是因为费仲尤浑替姬昌求情,而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
天下大势已经到了那种杀不杀姬昌都无所谓了,杀了姬昌,却很有可能立马把西岐逼反,看东边的姜文焕和南边的鄂顺反了,都是因为他们的父亲被杀,所以他们揭竿而起!
如果纣王把姬昌杀了,姬发立马会反,但不杀姬昌,西岐暂时性还不会反,让纣王能腾出时间先收拾东边和南边这两路诸侯!
所以,这时候不杀姬昌才是最好的选择,杀了,那才坏了大事,所以,纣王不会杀姬昌!
最后纣王追杀姬昌,是因为纣王本来让姬昌夸官三日,但他夸官两日就逃出朝歌,这好像是做贼心虚的逃了一般,纣王能放过他吗?这时的纣王就是有心放姬昌都不行了!
诚如尤浑为了让纣王放过姬昌时所言!
假以白旄、黄钺,得专征伐,代劳天子,威镇西岐。况姬昌素有贤名,天下诸侯畏服,使东南两路知之,不战自退。正所谓举一人而不肖老远矣。
因为姬昌素有贤名,天下诸侯畏服,如果派姬昌去征讨东南两路诸侯,那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纣王放过姬昌,并给他加官进爵!
姬昌加官进爵,之后肯定要代天子攻伐四方,而姬昌攻打别的诸侯,可都是用西岐自己的兵将,并不是纣王给他的兵将,纣王也不会给他兵将!
不管西岐攻打哪个诸侯国,都会消耗两者的实力,如此一来,纣王便能坐山观虎斗,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把四方反叛的诸侯给搞定了!但可惜的是后来的姬昌悄悄逃了!
姬昌吃了儿子的肉做的饼,这是姬昌政治生涯中的污点,而这个污点却在纣王手中掌握着,姬昌敢反,纣王就有办法让他身败名裂,所以,纣王不担心,而姬昌也一直没有反,不像东南两路诸侯,直接就开始攻打纣王!
“姬昌很像刘备或者岳不群,很重视他的名声!”李陵抓到了他的脉搏。
可惜,李陵有一群猪队友,与他离心离德,前文已经交代清楚,姬昌最终不仅没杀掉,只在软禁不久之后,给他提前逃走了。
随后便周开始征伐崇侯虎,说什么“崇虎风残气更袅,剥民膏髓自肥饶……蛊惑圣聪,广兴土本,陷害大臣,荼毒万姓;潜通费、尤,内外交结,把持朝政,朋比为奸,肆行不道,钳制谏官。”
《封神榜》记载:
文王曰:“卿言虽是,奈孤与崇侯虎一样爵位,岂有擅自征伐之理?”
子牙曰:“天下利病,许诸臣直谏无隐。况主公受天子白旄黄钺,得专征伐,原为禁暴除奸。似这等权奸蛊国,内外成党,残虐生命,以白作黑,屠戮忠贤,为国家大愚。大王今发仁政之心,救民於水火,倘天子改恶从善,而效法尧舜之主,大王此功,万年不朽矣。”
文王闻子牙之言,劝纣王为尧舜,其心甚悦,便曰:“丞相行师,谁为主将,去伐崇侯虎?”子牙曰:“臣愿与大王代劳,以效犬马。”
文王恐子牙杀伐太重,自思:“我去,还有商量。”
文王曰:“孤同丞相一往,恐有别端,可以共议。”
子牙曰:“大王大驾亲征,天下响应。”文王发出白旄黄钺,起人马十万,择吉日发宝纛,以南宫为先行,辛甲为副将,随行有四贤八俊,文王与子牙放炮起行。
崇侯虎,为崇城国君,今陕西户县,侯爵,名虎。《史记·殷本纪》中,因为崇侯虎在武丁时期对周的征伐与钳制,在西周时期及以后被污名化。
不过崇侯虎也是商尾大不掉的四大诸侯之一,李陵倒是乐意看他们两虎相争。等两方分出胜负之后,再前往攻伐另一方。
于是等姬昌打败崇侯虎后,李陵御驾亲征。
李陵手握封神牌可以召唤众神,然而并不能笑傲江湖,现在的西周手下已经有许多神仙般的大将。
比如大名鼎鼎的姜子牙:
姜子牙,亦作姜尚。是东海边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两代,申、吕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裔。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
吕尚曾经穷困,年老时,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西伯。西伯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
西伯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太公,与太公谈论后西伯大喜,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吕尚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有人说,太公博学多闻,曾为商纣做事。商纣无道,太公就离开了。四处游说列国诸侯,未得知遇之君,最终西行归依周西伯。有人说,吕尚乃一处士,隐居海滨。周西伯被囚禁在羑里时,西伯之臣散宜生、闳夭久闻吕尚之名而召请他。
吕尚也认为“听说西伯贤德,又一贯尊重关心老年人,何不前往?”此三人为了营救西伯,寻找美女奇宝,献给纣王,以赎取西伯。西伯因此得以被释,返回周国。虽然吕尚归周的传说各异,但大旨都认为他是文王武王之师。
周西伯昌从羑里脱身归国后,暗中和太公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纣政权,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所以后代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隐秘权术的都尊法太公的基本策略。
周西伯为正清平,尤其在明断虞、芮二国的国土争讼后,被诗人称道为膺受天命的文王。西伯又讨伐了崇国、密须和犬夷,大规模建设丰邑。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多半是太公谋划筹策的结果。
文王死后,武王即位。九年,武王想继续完成文王的大业,东征商纣察看诸侯是否云集响应。
军队出师之际,被尊称为“师尚父”的吕尚左手拄持黄钺,右手握秉白旄誓师,说:“苍兕苍兕,统领众兵,集结船只,迟者斩首。”于是兵至盟津。各国诸侯不召自来有八百之多。诸侯都说:“可以征伐商纣了。”
武王说:“还不行。”班师而还,与太公同写了《太誓》。
又过二年,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武王又将征伐商纣,占卜一卦,龟兆显示不吉利,风雨突至。群臣恐惧,只有太公强劝武王进军,武王于是出兵。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在牧野誓师,进伐商纣。
商纣军队彻底崩溃。商纣回身逃跑,登上鹿台,于是被追杀。第二天,武王立于社坛之上,群臣手捧明水,卫康叔封铺好彩席,师尚父牵来祭祀之牲,史佚按照策书祈祷,向神祇禀告讨伐罪恶商纣之事。
散发商纣积聚在鹿台的钱币,发放商纣屯积在钜桥的粮食,用以赈济贫民。培筑加高比干之墓,释放被囚禁的箕子。把象征天下最高权力的九鼎迁往周国,修治周朝政务,与天下之人共同开始创造新时代。上述诸事多半是采用师尚父的谋议。
此时武王已平定商纣,成为天下之王,就把齐国营丘封赏给师尚父。师尚父东去自己的封国,边行边住,速度很慢。
客舍中的人说他:“我听说时机难得而易失。这位客人睡得这样安逸,恐怕不是去封国就任的吧。”太公听了此言,连夜穿衣上路,黎明就到达齐国。
正遇莱侯带兵来攻,想与太公争夺营丘。营丘毗邻莱国。莱人是夷族,趁商纣之乱而周朝刚刚安定,无力平定远方,因此和太公争夺国土。太公死时一百余岁,其子丁公吕伋继位。
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神秘莫测。纵观太公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
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
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周朝从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个圣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才,来辅助周国实现灭殷兴周的任务,所以称太公为“太公望”,到武王执政时,又以“师尚父”相称,尊宠权贵无以复加。
文王所命太公为“太师”,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长官,既主军,也问政。时有“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之言,足见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