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再会高拱(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万历五年深秋,首辅张居正出京回乡奔丧。

走了半个多月,一行人来到河南新乡府地面。

河南的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早就率通省官员,在新乡府城内恭候首辅大驾。

对于这些地方官的拜见,张居正不厌其烦。他交待贺六,绕开新乡府城,直奔开封。

贺六大惑不解:“首辅,咱们应该奔郑州府啊。去开封,会多绕一百多里路。”

张居正叹了声:“唉,好容易来一趟河南,我岂能不去看看老友?”

张居正所说的“老友”,明显是指失了势的高拱。

贺六闻言,不再说话。

又行了半日,众人来到慈海山下。慈海山是个有风景的地方。

张居正命如意斋停下。他对贺六说:“老六,咱们坐了一天的轿,下轿遛遛腿儿吧。”

贺六点点头。跟着张居正向东走去。力士、轿夫们远远的跟着他们。

深秋时节,黄叶已经落尽。慈海山宛若披上了一身金甲。

他们在山脚下,遇到了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头。

张居正道:“老人家,你刚从山上下来?”

老头见张居正与贺六都穿着官袍,俩忙跪下叩首道:“小老儿见过两位官老爷。”

张居正连忙扶起那老头:“老人家快快免礼。”

张居正扶着老头,在一块大石头边坐下,闲聊起来。

贺六则朝着身后的力士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停下,不要打扰首辅跟当地百姓聊天。

张居正问:“老人家,今年的收成还好?”

老头咧着嘴:“托皇上的洪福嘞!今年是个丰收年。俺们一家六口人,总算能一天能吃上两顿干的了。”

张居正一阵沉默。他知道,老百姓没有什么奢求。只要顿顿能吃上干窝头,他们便会心满意足。

张居正又问:“你们当地官府收的赋税占收获的几成?”

老头道:“五六年前,能收到四成。那时候,乡正收皇粮,拿一斗二分的斛,当一斗的斛,那是吃我们的肉,喝我们的血啊!后来官府改了章程,不收粮了,只收铜钱。嘿,你猜怎么着?乡正收皇粮的时候没法耍猫腻儿了。赋税从四成,变成了不到两成。”

张居正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正是因为他在两京一十三省推行的一条鞭法,才杜绝了征税时淋尖踢斛的弊端。

张居正又问:“徭役又是如何?”

老头道:“原来官府征我们的徭役,我们要出力,完事儿还要出钱。现在是只出钱,不出力。轻省了不少。”

张居正道:“哦,我看老人家你这背篓里,净是些药材。”

老头点点头:“嗯,这些是我在慈海山上采的药。以前啊,收完了秋粮,整个十月,我们全家都要去黄河岸边修堤坝。现在不是可以只出钱,不出力了么?我上山采药,我儿子、儿媳他们呢,给富人家帮工,赚几百铜钱,贴补家用。”

张居正问道:“老人家,你们家的日子,这五年过的怎么样?”

老头道:“我刚才不是说了么?托皇上洪福,越过越好!我们河南是个多灾荒的地方。旱灾、涝灾、蝗灾。十年里,倒有五六年会闹灾荒。以前,一闹灾,我们村就得死几十号人。这五年,每回出了灾,官府都会放粮给老百姓。赶上好年景,老百姓还能存下些余粮。”

张居正道:“老人家,你放心。以后您家的日子啊,还会过的更红火呢!我还要赶路,告辞了。”

老头连忙道:“官老爷走好。”

张居正跟贺六回了如意斋上。贺六发现,张居正的脸上挂着微笑。

张居正在心里说:高拱,事实证明,我这个首辅做的比你要好!不然,我也没有脸面去开封见你。

一行人在开封城外停下。为了不惊扰当地官府,张居正命随行的力士、轿夫停在城外。他跟贺六换了一身便装,进了城。

一番打听,二人来到高府门前。

高府门前,站着一排身穿便服的精壮汉子。贺六知道,这些人都是锦衣卫的力士。他们名为在此“保护”高拱,实为软禁高拱。

张居正跟贺六正要进府,领头的精壮汉子拦住了他们:“你们是什么人?想进去找高拱,先留下姓名来。”

这领头的是北镇抚司的一个小旗,去年他刚进锦衣卫,就被派到了开封,故而不认识贺六。

贺六掏出了北镇抚使的腰牌。

领头的小旗连忙跪倒:“属下不知六爷驾到,还望恕罪。”

贺六倒是很大度:“不知者无罪。你也是在尽自己的本职嘛。起来吧。”

张居正在一旁问:“高老首辅天天都待在自己府中么?有没有人来拜访他?”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