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六楼高的半圆形阳台上,初春的日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视野极其开阔。
张昭并没有任何的迟疑,也没有刻意的去向弘治皇帝行礼,道:“陛下,预算臣一时间也估算不出来,应该不低于五十万两白银。臣想以国泰商行的名义来投资建设,就如同西苑中那样,拉动京师的内需,普惠百姓。”
这话通俗易懂。弘治皇帝在修建西苑时就尝到甜头。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修缮西苑和修建万寿宫时用的是他自己的内帑。御史们虽然上奏章劝谏,但内阁和户部其实并没有管。
第二,建设用的人力、物资都是有偿的。
封建主义就是这么流氓。通常会用征发徭役等名目免费使用劳力。给皇帝干活更是需要免费。当然,这有生产力不发达、货币匮乏等因素在里面。
明王朝发展到中期时早就出现精细的社会分工。一个人靠出卖力气赚工钱,不从事农业一样可以养活一家老小。这就是典型的社会分工的结果。
张昭这两年大力推行银元、纸钞(银票),已经在京师、北直隶等地区顺利的实行货币统一。
什么意思呢?
譬如,一个工人从数百里之外的保定府在来京师做工,他的月薪支付方式可能是米、布、绢、宝钞、白银。除白银外,其余物品的价值会变动。
比如:京师一石米的价格肯定是要高于保定府的。而京师一匹布的价格又要低于保定府。
这会造成他的薪水价值不稳定,甚至是贬值。那么,这样哪里还会有人来京师做工?
或者需要他二次交换才能满足需求。比如,缴纳朝廷的各种赋税、徭役折色银。这需要用银子。他必须得卖掉一部分物品才够。
所以,诸如此类种种,这其实就是阻碍了经济活动、发展。
而货币统一的好处就在这里。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交换、流通,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弘治皇帝修建宫殿、修缮园林,支付银元,这则是标准的拉动内需的工程。
这里其实有一个反面例子:隋朝的大运河!功在千秋,弊在当代。但是如果把这当做一个大的基建工程来运作呢?
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其中一条就是基建投资!
张昭现在要干同样的事。当然,他这个基建最终的目标是给皇帝修园林。
在古代但凡是搞大工程都会划归到“劳民伤财”的范畴内。但是如果伤的是皇帝的财,给百姓提供大量的就业呢?
注意一点,皇帝的财产要和国库区分开。否则还是从国家财政抽血。那就成了某老太婆挪用北洋水师的军费造园子。
…
弘治皇帝听的顿时兴致更高,心中颇有憧憬,道:“如此最好。今年国泰商行给朕的分红可以少一些。”
“谢陛下恩准。”张昭再道:“陛下,臣欲会同裴大师等能工巧匠一起设计。园林修建可能需要两至三年的时间。”
弘治皇帝笑道:“慢工出细活。这些道理朕还是懂的。就是朕这身体啊…不知道能不能看到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