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小小军火商的逆袭(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巡视完神威炮厂,紧接着朱慈烺又前往长江边的江南军器总局神机枪械厂视察工作。

这里是大明最先进的枪械厂,也是唯一一个直属军工研究院的兵工厂,拥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枪械。

据朱慈烺的了解,世界上第一支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后膛枪)就产自这里。

军工科学院最新研发的后膛枪还未正式命名,暂定为“武十步枪”,意思是天武十年研发成功的。

按照规矩,应该是哪个工匠发明的就用谁的名字命名,比如当年孙和鼎发明的线膛枪,朱慈烺赐名为“和鼎步枪”,列装整个明军。

然这次的研发成果,却是用“武十步枪”代替,朱慈烺有些不解,于是问身旁的军器部尚书赵景麟,这是怎么回事。

赵景麟回道:“陛下,这新式步枪,不是军工研究院和各兵工厂的人研发的,而是一个小军火商人......”

朱慈烺讶然:“哦?说说看。”

赵景麟领命,开始叙说大明第一支后膛枪研发的曲折经历。

因天武新政鼓励商业发展,一些善于结合政策的商人看到了天武皇帝的雄心,知道大明未来的对外战争必不可少,而枪械作为军队的主要武器,自然吸引了商人们的关注和投资。

十年来,枪械制造和钟表制造,逐渐成为大明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出现了许多同时精通两者的工匠。

大明人才济济,从不缺脱颖而出的大佬,什么问题能难倒他们?

发明后膛枪的这位大佬名叫丁建国,出生于大禹的故乡颍川,是一个锁匠的儿子。

丁建国年轻时曾在凤阳一处军工厂任工匠,在流水线上制造和鼎线膛枪。

因军工厂的创新氛围浓烈,加上丁建国人如其名,内心有着强烈的建设大明的伟大情怀,于是冒死大胆地试验了几种后膛枪,但都没有成功。

后膛枪的试验可不简单,枪机与枪管间的缝隙会导致过多的火药燃气泄出,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搞不好就能被炸毁容什么的。

好在爱国的丁建国同志没遭什么大罪,就是脸被泄出的火药烧红了点,额头被烫伤,也变大了一圈,不过整体还好,五官还算正常。

最终,丁建国因工伤含泪提前退休。

大明的军匠制度很完善,福利也是所有行业里最好的,凤阳军工厂没有亏待他,按工伤为他申请了重金赔偿。

就这样,丁建国领着一大批赔偿金回到了家乡,并利用这笔钱在河南老家开了个建国火铳厂,继续从事他热爱的工作。(明朝时民间打造火铳是合法的)

丁建国一边打造火铳卖给地主老财们防身,一边继续他未完成的实验研究。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天武九年时,丁建国在自己的火铳厂设计出了针发枪!

针发枪,顾名思义,就是用击针击发子弹的步枪,扣动扳机后,枪机上的长杆形击针刺破纸弹壳,撞击底火,引燃发射药,将弹丸射出。

自朱慈烺提出底火等研究课程,大明的军工行业已经研究了十几年,技术早已形成,军工研究院也研发出了一种击发底火的步枪,射速高达每分钟八九发。

只是那种步枪装弹时需要弹起枪机,从枪膛前方装入,严格上说还是前膛枪,而且它存在很严重的漏气问题,因此没有大规模的列装军队,只有部分边军使用。

如征北都护府的骑兵大队,他们就装备了这种步枪,凭借逆天的装填速度,在西伯利亚冰原上扫荡、追击沙俄的哥萨克骑兵。

丁建国完成了后装枪的针发设计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当地军方,想要为大明军队做贡献。

然而,大明的军队习惯了使用前装枪,东军都督府的接待管事觉得这玩意太过“非主流”,而且射程远不如和鼎步枪,因此并不在意,笑呵呵的撵丁建国走人。

丁建国很失望,他不明白军方为什么不信自己。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