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章 相逢(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罗母将罗宇明安置在了校长室旁边的会客室后,就跑到另一个房间去向好友刘长义梨花带雨的哭诉儿子的具体情况。刘长义那边如果深究一点的话其实是罗母的亲戚,那也算是看着罗宇明长大的。当然,这些大人间的往来,罗宇明并不是很清楚。这两人在校长室对话时,罗宇明正坐在会客室里享受自己面具内安装的空调。就在其快要睡着时,一个很可爱的小男孩推门走了进来。虽然这个男孩和罗宇明从未见过,但那明亮的眼睛和亲切的气息,罗宇明真的再熟悉不过了。

这孩子就是当年和他生死与共的宋子豪。在前世,宋子豪在一次偶然的伏击中救出了被俘虏的罗宇明。在救出罗宇明后,宋子豪又主动去参加营救罗宇明战友的行动。在前往齐齐哈尔收容站的路上,罗宇明惊喜地发现宋子豪居然和自己有相同的思想和信念。二人都坚信:支撑一个人前进的都是他最本质的力量,真正的战士只为希望而战。自此,这个叫宋子豪的新兵正式走进了因为太多悲伤而封闭了自己的罗宇明的内心,两人因此成为了彼此最好的朋友。

在罗同志的印象里,宋子豪是一个正直善良聪明且待人坦诚的人,但他大部分时候在男女关系的方面上却低的令人窒息。宋子豪这厮和罗宇明调起情来往往骚话连篇,但对于很多女性的示好却总是选择性失明。

顶着防毒面具的罗宇明看到了昔日的好兄弟再度与自己相逢后,他难忍着热泪与喜悦的对宋子豪说道:

“宋子豪!”

那个小男生被这么一声怪叫吓得一激灵,紧忙问到:

“你怎么认识我?”

罗宇明暗叫不妙,暂时还不是和他说真话的时候。而就在这时他突然看到了宋子豪的书包上挂着一个武警军官的识别章,,所以他随即说道:

“那个,我认识你爸爸宋箭,他给我看过你的照片,我一直都很想认识你诶。”

宋子豪:“你认识我爸爸?”

罗宇明:“嗯嗯,我爸爸也是警察哦,他是刑警。”

宋子豪:“那怪不得了呢,我爸爸是武警。诶?那你为什么要穿成这样?为什么把脸挡起来?”

罗宇明:“额,这个以后再告诉你吧。总之,见到你实在是太高兴了。”

说罢,罗宇明便上前给了宋子豪一个熊抱。宋子豪也高兴地说道:

“嗯嗯,我也是。之前因为老爸的工作原因,幼儿园总是换来换去的,我也一直没什么朋友,这次总算是稳当了,见到你我也很高兴,而且你这身也蛮酷的。”

罗宇明:“嘿嘿,谢谢。”

看着宋子豪,罗宇明依旧无法平复内心的兴奋,他问道:

“你知道你是哪个班吗?”

宋子豪:“我好像是五班。”

罗宇明:“太好了,我也是五班!”

说罢,罗宇明抱得更紧了,时隔七年,他终于又见到了那个陪着他爬过一个又一个死人堆的人。

而就在这时,罗母和另一个看着像宋子豪母亲的女人走了进来,他俩正好看到了这一幕。

罗母欣慰的笑了,因为他看到了自己儿子可能恢复正常的希望。而宋子豪的母亲也笑了,因为自己的儿子获得了第一个好朋友。

这时,刘长义也走了进来,他打算亲自把这两个孩子送进一年五班。毕竟一个是主校区副院长的儿子,一个是本市某武警部队军官的儿子,再加上听说了罗同志患有心理疾病,所以于情于理这两个孩子都属于重点看护对象。而校长将孩子亲自送到班级内就是一个信号,一个传递给所有任课教师的信号。

其实在进屋之前,罗母同宋子豪的母亲已经在走廊唠了很长时间,这一唠不要紧,她俩很快就发现两人之间很多互惠互利的共同语言。

宋子豪之母张肖莉是明年就要调到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某地化验科主任,由于其丈夫宋箭的工作原因,宋子豪一直都生活在乡下的爷爷奶奶家,但由于天大地大都没有孩子的事大,所以夫妻二人为了宋子豪的学业最终还是在师大附小附近买房落户(宋箭夫妇买的房子就在罗宇明所在的小区,俩家是邻居),但一切都忙完后才发现没人可以照顾六岁的宋子豪。张肖莉是安徽蚌埠人,其父母由于身体问题无法前来东北照顾孩子,而宋子豪的爷爷又在上周因为糖尿病住院了,所以这两天她只得带着宋子豪在单位吃住好不麻烦,所以才错过了昨天的报道。(现在是2011年,在2017年军人军属改革之前,孩子问题是很多军嫂的烦恼,在改革后所有的无业军属才能每月获得相应的高额补贴)

而罗母则将罗宇明的事情告诉了同样是大夫的张肖莉,并告知张肖莉:假如罗宇明获得了朋友,他就很可能会恢复正常。张肖莉看过罗宇明曾经的照片后顿时对罗宇明的现状唏嘘不已,便答应了帮忙。所以,两个女人一拍即合,决定让宋子豪在罗家暂住到张肖莉工作调动完毕之后。这是个双赢的决定:罗宇明获得了可能打开他心结的朋友,而宋子豪得到了物质上和学习上(罗母可是大学教授啊)的照顾。

所以当两位母亲看到这一幕后,她俩都特别高兴,她们认为这一切就是上天注定的。

临走前,张肖莉将她俩刚刚谈妥的事告诉了罗宇明和宋子豪,两个人听到后都十分高兴。

第二节课上课后,两个母亲告别了自己的儿子和校长刘长义高兴地走了,而罗宇明和宋子豪也跟着校长刘长义走进了那扇未知的大门。

一年五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