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洗尘庵(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www.x630book.com,

由于地处市郊偏远地带,地势高险,除了旅游旺季,洗尘庵鲜有访客。

不过有关这洗尘庵的来历,倒是有趣。

据说这块地在开国之初都还是山贼窝子,藏了不少价值连城的宝贝。那时全国乱哄哄的,十个百姓里指不定就有七八个人是山贼,这好坏到底是失了度量衡。只知道这贼首是个枭雄,全国大饥荒那会儿,公社的“公平”让能吃能抢的占了便宜,这贼首看不过去,愣是带着几个弟兄半夜闯了公社的粮仓,再趁夜深人静给弱病贫农家院子里一袋袋的扔米袋子。

山贼有义也还是贼,哪怕是干着刀尖上舔血的事儿也不忘了捎个美人归。

有关这美人的来历,手下们各有说法。流传最广的就是,头儿一日正干了一票,分好几个米袋子正准备昂首阔步去展示济贫的大侠风度时,一个年轻但严厉的女声在身后响起:“站住!”

头儿暗自骂娘,想着也不跟小丫头片子计较,回头瞪一眼就完事儿,谁想这一瞪就完不了事儿了。

他头一回见到能把红卫兵麻花辫拾掇的像上海歌姬(山贼还是走南闯北谋生活的中国纯良汉子时在夜总会门口拉过面包车)一样迷人的姑娘。当即拍昏姑娘脑门,米袋子也不管了,直接扛回老巢当压寨夫人。

不过到底是扛不过时代的变迁,贼首像是瞅准了文革所即将带来的灾难,又风一样的分了赃散了伙,各自隐姓埋名避风头去了。

贼首卷了夫人走得稍微远一点。

他们去了英国。

改革开放后的某一天,有人出资六百万,几支施工队伍进到青峰山,用时四年,凿开了青峰山两千多级石阶。石阶的终点,雨后春笋般立起一座座红砖白墙的庙宇。佛刹门匾上赫然几个金光大字——

“洗、塵、庵”

此时此刻白淳小朋友就在这大门外和他妈闹着别扭,接待的沙弥尼尴尬的立在一旁。

“哼,妈妈迷信!男儿膝下有黄金,不拜就是不拜!”白淳说着后面那句话适时地把头仰得老高,撅着嘴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阿淳听话啊,这是佛家圣地,得按礼数来,我们阿淳才不是不懂礼貌的坏孩子对吧?”卫叔柔尽可能使自己的语气听起来镇定平缓,但还是免不了无措之感。

她不擅长带孩子,尤其是像白淳这样脑袋瓜子转得飞快的机灵孩子。

还好有秦妈在,养大了一个医学院校长,如今又拉扯出一个三岁识千字,五岁背百诗的天才儿童。

这个天才儿童不爱玩具爱小说,尤其是写大英雄的小说。那句“男儿膝下有黄金”就是从水浒的连环画上学来的。

“不不不!就不!”到底是七岁的孩子,白淳孩子脾气上来了,干脆一屁股坐在蒲垫上,还不忘朝一旁的沙弥尼扮鬼脸。

“法师别介意啊,这孩子从小就这怪脾气,我们不管他。我第一次来,还麻烦您给领领路,”卫叔柔从铺垫上缓缓起身,动作娴熟自然的理好裙摆,眼神真诚的看着十五六岁的沙弥尼,声音温柔,“阿淳你若是不愿跟着妈妈去拜菩萨,就自己在院里转转。”

白淳背对着两人坐的笔直。

卫叔柔突然想到了什么,轻轻一笑:“法师可知谬生此刻在何处玩耍?”然后她瞥见儿子脖子直了直,头微微转了过来。

沙弥尼有些惊讶,愣愣的说:“一大早就跟着管灶的师父下山去了,说是面粉不够了。”

坐在地上的小家伙肩膀明显塌了下去。

“带你去见姐姐。”这是前夜卫叔柔诓他来此的说法。

他想起几天前奇怪的老尼送来的信。

他想起他忿忿地翻字典查的那个生字。

最后他乖乖的朝妈妈点点头。

嘴里不经意的念出“谬生”二字。

谬生真是和管灶小尼买面粉去了么?

答案有待考究。

洗尘庵虽是由私人建立,无政府拨款维持香火,况且这年代信佛的人越来越少,翠城山也并未正式开发为旅游景点,哪怕是旅游旺季,游客所带来的香火钱也并不能实际供应洗尘庵老少五十多人的衣食起居。那么洗尘庵成立这几十载,资金由谁出?

这又是洗尘庵不懂事小尼们私底下津津乐道的传说了。

早已圆寂的第一代住持有一笔丰厚的存款,至于丰厚到什么程度,言谈夸张的小尼说“至少今后五百年咱庵里不愁吃穿了”,稍微理智点的说“至少我们活着的时候不用担心生计问题了。”

山下的几家农户受洗尘庵投资人的恩泽,开辟了几百亩田地,每年秋收,都会不辞辛劳爬上高耸的翠城山往庵里送去一年的口粮,时不时还会有农妇送来当季的新鲜蔬果,顺便向师父讨个平安符,为来年求个好兆头。

能够让庵里人亲自下山购买食物的机会少之又少。

此时灶房里那口十岁孩童高的大缸里,静静盈着三分之二有余的白花花的面粉。

两个小女子偷着玩去了。

说到这,作者也该给各位看官们介绍一下这位戏份渐多的管灶小尼,说是小尼,自然年龄尚轻,十五岁,比谬生大了五岁半月有余。

名唤小系,无姓,本是个流浪子,五年前跟随慧音从县城里归来。

时值阳春,慧音四十六岁,身子还算硬朗,每月都会差了一两个年轻法师同她一起下山置办些师父们的个人用品,东西多的时候就雇个担子师傅。

十岁的小系灰头土脸的站在路边,两只小眼睛滴溜溜的看着正在内衣店里同老板议价的两位法师,手里是方才中年慧音微笑着递给她的白面馒头。

小系潜意识里觉得跟着两个大人走,以后再也不会饿肚子了。于是就这样在两位法师以及突然多出来的担子师傅身后不远不近的距离默默的走着,从太阳当头走到斜日西照。

“看来小家伙是跟定我们了。”年轻法师在慧音耳边笑着说道。

“她六根不净,跟着我们也只是讨饭吃。”初春清凉的晚风让慧音毫无情绪的声音也显得清冷起来。

那是在田野的石子大路上,一眼望去,无边的油菜花田间只有四个行走的身影。夕阳金色的光芒打在老人,青年,大汉,孩童的发梢上,睫毛上,肩膀上。影子被拉得又瘦又长。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