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第九章出乎预料的战争
一晃快一年没有去工部看看了,李恪在起身前往军校以前,抽空去了一趟工部,想了解一番那里的蒸汽机的进展情况。谁知到了那里以后,李恪可谓是吃了一惊。不得不说这些工匠们的创造力不丰富,他们没有研究出符合李恪标准的小型蒸汽机,却制造出一台工艺极为复杂的投石机。接住蒸汽机的强大动力,以及复杂的杠杆原理,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可以把一百五十斤石块投掷出整整一里开外的巨型投石机。不过这个巨型的投石机由于自重的原因,行动起来极为的不便,再加上工艺太过复杂,即便是拆卸运输都是个很大的问题。
看着眼前的这个重达万斤的投石机,李恪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工匠们这些日子以来,也在为这个大家伙头疼不已,这已经是他们制造出来的最“简单”的一架了,可是仍旧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如今这个耗费了无数人工的巨型投石机,成为了彻彻底底的“鸡肋”。现在看到了李恪就如同见到了救世主一般,也不待他开口,一众工匠们便把他团团围住,你一言他一语的诉说,那情景比菜市场还要热闹。
李恪围着投石机转了一圈,仔细的研究了一番,觉得按照他们的思路,却是没有办法再对巨型投石车进行减负。不过,既然在这条路上已经进入了死胡同,那就不妨试着走一条新路试一试。至少,没有必要把蒸汽机运用到投石车上,这简直是本末倒置嘛。
首先,李恪想到了臼炮,也就是最古老的火炮。但是考虑到炮弹需要事先点燃引信,这就使得用火药助推变得不可能。经过思考,李恪决定不适用封闭式的炮筒,而是半圆形的凹槽。而助推器则改成用弹簧弹射。这样一来,整个投石机就与原来的完全不一样了。而且弹簧由于是第一次出现,李恪对于它的推力有多大,心里也没有数。他的任务只是把原理告诉给大家,剩下的就由他们自己去摸索吧。又提醒他们,蒸汽机是所有机械的基础,用途非常之广泛,不要着急把他们应用于实践当中,当前的最主要任务是尽快的把蒸汽机小型化,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体现出蒸汽机的广泛用途来。把该交代的都交代给了大家以后,李恪离开了工部,前往军校。
此番对吐蕃作战,军校的学院表现良好,有多名学员在战斗中杀敌超过二十人。更为可喜的是,在作战当中有几个学员充分的发挥了在军校学习到的知识,其中袁诤、宋奎、陶宝柱三人表现最为优秀,他们在杀敌过程中善于动脑,并且组织学员们进行小组配合,使得战果获得最大化的体现。尤其是袁诤,带领十余人对吐蕃溃兵进行分割包围,然后迫使走投无路的吐蕃士卒只能选择投降。他所指挥的那个战斗小组,杀敌数并不多,但是俘虏的吐蕃士卒达到惊人一千三百余人,平均每人俘虏了一百人之多。这些人都将获得朝廷的嘉奖。当然,有嘉奖就会有批评。此番作战过程中,有的学员由于过于兴奋,杀敌时不计后果,对已经跪地投降的吐蕃士卒也不放过,结果造成一些原本已经投降的吐蕃士卒,见状再次奋起反抗,以至于造成了多人因此受伤的严重结果。对于这些个造成严重后果的学员,李恪毫不客气的关了他们的禁闭,并且让他们写下深刻的检讨。就连朝廷颁布的所有军校学员全部晋升一级的嘉奖,也被李恪给撤销。
根据军校的规定,凡是进入军校学习的学员,一律享受正七品上,致果校尉的待遇。如果遇到军功嘉奖,则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由于目前的学员,是军校的第一批学员,又大多都是从军队招上来的,有的学员在来军校之前,就已经超过这个职务,超过的自然也就按照实际的品级作出相应的提升。
此番朝廷做出所有学员全部晋升一级的决定,是由李恪争取来的,目的是提高学员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是想通过这些学员们,在毕业后回到原来的部队,给军校树立一个好的形象。
此番对吐蕃作战,学员中还另有十九人获得了两级的晋升,其中十一人是因为杀敌数超过二十人,另外的八人则是因为组织工作做得相当的出色。除此外还有两人获得了三级的晋升,其中一人名叫李泉,此人作战当中极为勇猛,每次作战都是冲锋在最前面,被学员们称之为“千人敌”,此番作战不但杀敌超过五十人,而且生擒两名吐蕃千户长以及一名吐蕃贵族,可谓是功绩卓越,为此特晋升三级。此人在进入军校学习之前,便已经是从六品上的振威校尉,加升三级一下子成为了从五品下的游击将军。这在大**队来讲,已经是中级军官了,再加上又是军校建立后的第一名将军,李恪自己掏出纹银五十两作为奖励,授予了他。要知道唐朝时,银两并非流通货币,一般都是作为朝廷赏赐之用,得到银两者都会予以珍藏。另外一个获得三级晋升的学员,便是袁诤。与李泉的武勇不同,袁诤善于谋略,单凭他指挥十余人,在其余人等正忙于杀敌之时,他们却先后共俘虏一千余吐蕃士卒,便可见其指挥才能。袁诤并非军旅出身,入学前原本是太学院的一名学生,所以获得晋升后的官职为正六品下的昭武副尉。这在这一批学员中来讲,也算得上是官职很高的了。
嘉奖完毕,学校又恢复往常的秩序。
柴绍果然如同他当初与秦琼说的那样,回到京城以后,便向李世民提出告老的请求,而且态度极其的坚定。一开始,李世民并没有在意,以为他是由于身体的原因,但是听他的话里行间好像和身体并无多大关系。于是想知道他究竟出于何种原因才会作此决定。
这几年,由于身体的原因,柴绍并未在朝中担任职务,如今也不过是担任军校教导副主任一职。李恪虽说是军校的教导主任,但是毕竟不能在长安长时间的住下去,所以军校实际上一直以来都是柴绍和秦琼在管理。目前朝中虽说武将众多,但是都有职务在身,如果他这一退下来,军校那边靠秦琼一人,还是很吃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