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机械赋能的方向(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苏灿说合作这话当然是在借着刘元的事情胡诌,但刚刚江主任说的很清楚,吴教授研究的是巨型类人机械的电气控制...

这不是刚好符合自己对机械外骨骼在现世界的初步进化设想?

机械外骨骼的进阶下一阶段,就是电气机械化的外骨骼;在现有几乎纯机械的基础上,增加比如电机、行星减速器或者谐波减速器;在人体给与初步正反力矩导向的基础上,由全身的电气机械结构,通过感应传感器和系统以及算法来辅助控制外骨骼;

这样做的好处是,类似于给人类孱弱的身体外部匹配了一个坚硬且足够强大有力的装甲;免除了纯粹的智能机器设备所不能够达成的智能性;这属于在现世界主要研发方向的一个分支方向;

在信息化和数字化之后,人类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以及财富去研究怎么给机器赋能;怎么让机器实现足够的智能化;

但却忽略了,或者说没有足够重视,如何让机器给人这个本身就具备足够智能的生物赋能;

究其原因,更多可能是因为人人物结构和生理需要的弱点;比如人要休息,要吃饭,要上厕所,有情绪,还有思想;有了这些就难以管理,而最重要的是还需要发工资;

从整个母星的人类年龄结构和生育结构来看,‘人矿’资源的挖掘越来越费劲,挖掘‘人矿’的难度也在逐渐的增大,资本的壁垒和在情绪情感上对人类的消耗,逐渐遏制了生育意愿;但生育意愿的降低,人矿枯竭的危机在逐渐逼近;

但机器人就不一样了,生产出来之后,只需要进行批量化的维护和按照系统程序进行升级换代就行;安全省事,就算是让它二十四小时工作一整年,也不会跑去劳动仲裁...

除了不能有事秘书干,没事*秘书之外...好像确实比人类用工更加的具备优势;

而且理智的来说,机器本身确实是比人类在很多层面具备极高优势,比如危险作业,其他的不说,就写字楼的外立面玻璃,如果有了可以飞行的机器人,当即就能取代人工;比如高压线路巡检,用了飞行器之后,马上就节省下来不少的人工成本...

这些成本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这些不需要去擦玻璃的工人也就能一下子解放出来,比如回农村把房子租出去,或者是开车去跑跑滴滴啥的...

当然,这都是专家说的;

就苏灿自己来看,人类其实反而在很多层面需要更加强大的力量来对人类本身的躯体进行‘加持’。

比如火炮的装弹上弹,现在虽然有了自行上弹的组件,但是给自行上弹组件上弹,是不是需要人工?

除了火炮,火箭弹呢?动辄三米多长的大家伙,一般是需要几个人互相配合车载起重机械设备来装填的;但如果是一个加装了电气外骨骼的战士,或许一个人就能完成装填;不管是从效率上还是安全性上,不都是提高了很多?

但从主流的商业用途角度,这些确实没有必要,机械设备下强大的个体并不重要,成本的降低才是关键;

但在军工、战争或者是工业制造业方面呢?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