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评论涌起(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方寸之间,尽显简约,能将所有的感情蓄积于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范围内,并不慌不忙地一一爆发出来,极具说服力的同时,也能使观众产生最令人窒息的共鸣。”

在专业电影杂志上,影评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观众自然是惊讶的,专业人士同样惊讶,以至于有些错乱。

起伏的情节,巧妙的构思,令人赞叹的节奏,与形式完美配合的主题……这竟是华夏人拍的电影?怪不得能获得国际大奖,更令人惊奇的是,它用的还是美国文化背景。

美国的语言,美国的习惯,美国的战争……全是美国的,这能算是华夏电影么?

可它的导演是华夏的,演员是华夏的,整个剧组是华夏的,连投资也是华夏的……这么说来,它又是完完全全的华夏电影。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怪胎,横空出世,大家都不好鉴定。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美国承包商保罗,在伊拉克遭到绑架后不省人世,但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被人埋在沙漠中的一口棺材里。他手边只有手机、打火机、手电筒、油笔和一把小刀。在这个窒息的空间内,他必须完成惊人的逃生行动。

而这个故事是在太过残忍,竟将绝望一再地展现。

主人公一次又一次地联系,在微微的起伏后,希望终又破灭,便像一个风中摇曳的蜡烛。观众不得不随着他来体验濒临死亡的痛楚,和离世前人情冷漠的尖刺。外界永远是彬彬有礼,按部就班的,绝不会理会一个快要被沙子活埋的人。

他曾拨打了、自己服务的公司、家人、朋友等,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冷漠、讽刺和有关部门的‘踢皮球’。CRT人事部主任在录音完毕后轻声说了一声‘’,营救人质小组人员在最后也说了声‘I'’。

这样一个日常的用语,放在此处,又是多么刺目。

人生就是一场活埋,每个人都在黑暗、幽闭、令人窒息的困局中苟延残喘,挣扎求生,而僵硬的体制、自私冷漠的人际关系,是比****更令人不寒而栗的刽子手,置人于更冰冷的绝望。

这大概便是导演要表达的意思吧,观众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活埋》是本年度最奇特的电影,这从张斯选定剧本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先是掀起热议,引发书迷对娱乐圈的围剿,受牵连者无数;接着是国际获奖,震惊影坛,许多人都跌碎了眼镜;后面是高价买断,直接进入好莱坞放映系统,那笔丰厚的回报,羡煞无数电影人……

如今,《活埋》已在内陆上映。

大家带着无穷的好奇心,争相观看,而它的质量确实是有保证的。有别于所有华夏电影,它讲的是一个国外的故事,从形式到主题,一切都是新的。

莫说是在华夏,这个棺材里的设定,即算在好莱坞,也是天才般的想法。所以进入电影院的观众,没有几个不被震惊到的。

“实在太惊讶了,不曾想过,从头至尾,只有一个演员!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独角戏,而且还局限在一个小小的木制箱子内,张斯能想到这个,便应该送他一个‘华夏最有潜力导演’的称号。

关键是,这并非一个人物的絮絮叨叨,莫名其妙,它是有跌宕起伏情节的!

只有一些零碎的道具,一个连翻身侧躺都困难的男人,而要制作出如此具有**的戏剧氛围,将观众的情绪一再推动,翻滚起伏,用膝盖想一想都知道其中的难度。

我想说一句,本年度有张斯的一部电影,影坛算是有了贡献!”

这是最普遍的看法,代表了大部分的影迷。

这些人的阅片量很大,尤其好莱坞电影,如数家珍。正因如此,他们的胃口向来刁钻,对于国内糊弄观众的作品,向来不屑一顾。

一般情况下,只有别国的精品上映时,他们才会去电影院观看。

而制作好的,他们便会大力推荐,由于眼光颇高,能得到他们青睐的,一般都是好电影。这次《活埋》的出现,恰恰击中了他们的要害,使他们止不住要高呼支持。

首先,张斯这个人还是令人佩服的,才华横溢,不可否认。而他在《火与冰》中的思想,大楼前的举动,死命要娶老师的行为……这一切都使得这群叛逆的年轻人崇拜。所以他只要拍的不是很差,这些人绝不会狠批的。

其次,《活埋》的新颖令人眼前发亮。这是一部从里到外都崭新的电影,在华夏的土地上属于独一份,那股浓郁的独立电影气质,使这些人喜爱。

最后,便是电影在国外收到的赞誉。崇洋媚外始终是我们抹不去的痕迹,尽管平日里批评的厉害,心底仍对人家的意见很在乎。就连普通观众,也相信外国人的看法,仿佛外国人本就高人一等似的。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