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分配和分化(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由于每个老师讲课风格、讲义和进度不同,学生家长知识水平的参差不齐,在课堂上的体验感就很不一样。导致家长们把几个老师排成序,对他们认可的老师就想把学生送到这些老师班里,他们不认可的老师就想学生推出去其他班级。

宋如岚作为主管,发现好些家长找到她谈换班的事情,就开始思考如何来解决这种现象。如果全部按照家长的喜好或学生的意见来的话,肯定会导致有的班挤不进去,有的班招不上来。对授课老师也会不公平,就因为讲课风格的不同就不能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未免也太片面了。

宋如岚行思坐想,发现如果教学不是基于标准化的个性化,不是保障质量的个性化,是伪个性化。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按照学生年级和教学进度,要统一教研才行。

但统一教研这个事情不是一件小事,这是一个艰辛的起步。在那个名师当道的年代,几乎没有机构做教研,他们无从参考,人手也捉襟见肘。所以在宋如岚和培优的所有老师提出这个思路的时候,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只有最后招进来的齐治翔,提出宋如岚这个想法是不错,但这是一件耗时费力的工作,仅凭现在几个人,利用业余时间应该是很难办到的事情。

宋如岚也知道,但现实的情况也摆在面前,每个老师现在在家长和学生的心目中已经有了比较,时间一长就会造成内部分化,会给培训部带来负面的一些东西。

老师当中唯一的研究生学历的刘思睿说如果按照宋如岚的思路,统一教研要借鉴实验室的做法。刘思睿读研时每天看论文、做实验,掌握了一套标准的数学研究方法和流程,也许可以用在培优的统一教研。不过这套理论仅仅是理论,如何应用到实际就是培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宋如岚想想现在八个班的教学任务很紧,几个人统一备课的时间都很有限,大家都是在校学生,学习任务都很重。就提出先成立研讨小组,宋如岚、刘思睿、齐治翔三人先牵头查文献、找资料,把准备工作做起来。

李曼玲在后面找到宋如岚,对自己授课的班级情况进行了交流。李曼玲因为是师范生,对儿童心理学的掌握很有水平,再加上前期培训班里出了好几个获得春雨杯一等奖的学生,所以目前在培训部是最受家长和学生喜欢的老师,好几个其他班的家长都找到宋如岚要求把孩子换到李曼玲班里。

李曼玲也提出家长想换班找到她的事情,表示宋如岚的想法不错,方向也没问题,就是她不看好搞统一教研,如果老师都教一样的内容了,她认为那学生也就失去了个性化,会成为机械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没有特色了。

当初宋如岚提出的小班教学,个性化培养就是基于这点打动的李曼玲,所以义无反顾地跟着宋如岚从开头做起,现在的统一教研违背了初衷,让人很难接受。

宋如岚解释是想做一套属于培优独特的教研体系,李曼玲还是保留自己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