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章品《维摩诘经》(10)(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要内心自觉守戒,看到别人的行为不正,不讥笑他,不批评他,不宣传他的缺点,就是不讥彼阙,是菩萨净土,是菩萨道。佛国没有所谓犯不犯戒,因为那里人的行为自然都在道德中。

“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其国。”学佛的基础讲戒,先要修十善业道。就是杀、盗、淫,贪、嗔、痴,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能够把身口意容易犯的这十种过错改过来,就是十善业道。前面已经讲过了。

能修十善业道是菩萨净土,为什么学佛先要学做人?人道没有修好就想证果是没有可能的。人道怎么修呢?就是修十善业道,修好了就是人道的成就。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不会中年幼年就死去;“大富梵行”就是虽富有,同时也肯修行,这就不是我们常说的“贫穷布施难,富贵发心难”了;“所言诚谛”是所讲的话言而有信;“常以软语”就是不会粗暴地与人讲话,不像我常大声吼人;“眷属不离”,父母兄弟姊妹等六亲眷属不会分离;“善和诤讼”,能调和别人的诤讼;“言必饶益”,总是讲有益于人的话,不讲无益之言;“不嫉不恚”,不嫉妒不怨恨别人。讲了这一段,再用每一条来对照自己今生的遭遇和言行,就知道自己前生有没有修十善业道了。

“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其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清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这一路连下来,就是净土法门,学佛做功夫的程序就在这里了。佛说第一步是直心,不走谄曲心。因为真正修直心才能发心,发什么行?发心行愿,真能修行。然后慢慢就得到了深信,修持智慧功德心愈来愈深。得到了深心,你的妄念意识自然得到调伏清净,你打坐时妄念降伏不了,因为没有得深心。佛在《金刚经》中说“应如是降伏其心”,照《维摩诘经》的道理来说,要直心、发心、深心自然能调伏妄心。调伏了妄心,你才做到言行一致,说得到就做得到,做得到的当然说得出来。因为做到“如说行”,才有资格回向一切众生。能回向,你的智慧才能方便度人,成就众生。能成就众生,你的佛土就是净土了。你的佛土清净了,自然开口所说一切都是净法。因为说的是净法,自然智慧清净。因为智慧清净,你心就清净,就是净土了,唯心净土。也用不着往生那一个净土了,到了心就是净土时,则一切功德庄严清净。佛在这里说得清清楚楚,修行的方法就在这里了。

“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便你修哪一种净土,西方极乐净土也好,东方药师琉璃光,上方香积,北方不空如来净土也好,南方宝生如来净土等等,要注意重点的这四句话:“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你心不清净,念佛念法念僧只能算暂时种一点点善根罢了!什么是心,这问题大了,不是大家现在用的知觉感觉第六意识的妄想心,而是包括身心内外,心物一元的全体真心。至于怎么净,要先从妄念开始清净,渐渐地使意识净,然后是身净,然后进入到身心内外心物一元完全的清净。这样才是真正的心净,真正的净土,真正的佛法,要把握到。这里是《维摩诘经》的第一个要点。“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这是很有戏剧性的一幕。舍利弗就是《心经》上的舍利子,他是佛出家弟子中智慧第一,很多经典都是因他起来向佛请示而由佛开示的,也是经常跟随在佛身边的弟子。

这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是声明舍利弗并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他虽现出家的小乘罗汉相,但他本是大乘菩萨,不会不懂,而是装不懂,好像是跟佛二人在唱双簧。

佛用心念的威力感通他,叫他提问,是佛与弟子间心念彼此感应道交。于是舍利弗就心中产生一个思想,假如菩萨心净了,那么成佛时他的佛土就是净土。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佛感应到了舍利弗的心念,就对他说,你的意思怎么看,日月难道不干净吗?为什么瞎眼的人看不见光明?佛这个道理是说,清净光明无所不在,为什么不能清净呢?是因为人自己心念的罪障的缘故。

“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舍利弗回答,看不见日月的清净光明,与日月本身没有关系。日月永远是发光的,是瞎眼的人自己看不见日月的光明。这里用了“过”字,是代表多生累积的业报因缘,所以眼睛不能见光明。

“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咎。”佛就告诉舍利弗,你讲得对,一切世界国土没有不净的,众生因为自己罪孽的缘故,所以看不见国土的庄严清净。这不是佛不来感应你,是你自己没有办法受感应。比如太阳永远是照着大地,可是你躲在房子里,以房子为自己的天地,自然看不见太阳。一切佛菩萨善知识,都想把自己的智慧光明灌输给众生,而众生却自己挡住不接受,自以为是。

“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佛再告诉舍利弗,这世界就是佛国净土,只是你们看不见,只见到脏的一面。讲到这里,我举个例证,你们参考一下。坐在这房中,环境很干净吧!这墙壁做的,可是泥土和砖头的本质是泥土,如果把泥土放在房中,你就嫌脏了。墙上糊的有壁纸,你们去纸厂看过就知道纸浆是又臭又脏。没有一样东西本来是干净的,可是经过人工制造,现在都好像变得干净了。

你去厨房看看,都很脏,可是做出来的菜色香味俱全。所以《心经》上告诉你不垢不净是高一层的道理,是法身上的道理,本体的道理。这里也是讲本体的道理,但又讲现象的道理。一切物质世界的现象,净与不净是你智慧功德的能力,唯心所造。这个世界婆娑国土,只是佛的三千大千世界国土的一部分,佛告诉舍利弗,我这个娑婆国土其实非常干净,可惜你看不见:好像我们这一辈人比舍利弗运气好一点,看见点影子。你看那航天员在外层空间拍的相片,这个地球多美丽啊!很严谨啊!这个道理很深,要参究。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这时听众当中有一位大梵天天王螺髻梵王,他头发是右卷的,他告诉舍利弗,你的想法错了,你认为这个世界不干净,但从我们的眼光看来,这个世界清净庄严极了,同我们的自在天宫一样美丽。舍利弗言:我见此土,邱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舍利弗说,可是以我们人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有山有坑,有刺人的荆棘,有土有石块,充满了又脏又臭的东西。舍利弗跟螺髻梵王都是老实地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这是个大问题。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螺髻梵王称舍利弗“仁者”,这是佛教对平辈的出家人或在家人的尊敬称呼,是由《维摩诘经》翻译过来才开始使用的。中国习惯则是称仁兄或贤弟,仁与贤都是代表道德高尚的意思。螺髻梵王对舍利弗说,因为你的心有高下,就是有分别心,万事计较的意思。换句话说,也就是心不平。

如果心平了,看一切众生如诸佛菩萨,也就是平等,合起来叫平等心。平等心这个观念,在人类文化中首次出现是来自佛法。心不平等,所以看这个世界就有缺陷。而心所以不平等,是因为不依佛的智慧眼光的缘故。要得佛慧得先修佛眼,佛眼永远是以慈眼看一切众生。人看人则是用斜眼、怒眼、谄媚眼看人的。记得我小时候跟着妈妈上庙子,看到菩萨的像就问妈妈,为什么菩萨的眼睛好像没睡醒似的。她随口答我说,菩萨要是全睁开眼,世界上看不到一个好人,只好半闭着眼了。当时就这样听了,等到以后年纪大了,也学佛了,才觉得妈妈讲得真有道理,不知道她是怎么冒出这句话来的。

佛慧是什么呢?一切毕竟空,了无一切可得,所以依佛慧看世界,自然是心无高下,一切空嘛!不垢不净,自然看到的是净土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