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舌战群臣(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懒得去理会那些汪汪队,夏谕向面前的中年帅哥徐行一礼:“上卿所言甚是,阅谨谆教诲。只是,在下方才之言,还请上卿释惑一二。”

“嗯,孺子可教也。”国夏摸了摸胡须,面色稍缓,而后倏地说道:“齐鲁交战之事,罪在鲁国!”

“鲁使方才所言莱莒暴虐,确有其事。是故君上连年征伐,誓除此蛮夷之国,何来不征之说?”

“至于今岁伐鲁……”

国夏说到一半,紧紧的盯着少年,缓缓说到:“乃是鲁国不行天道,操纵诸侯之故!”

不行天道?操纵诸侯?什么破理由?

一眼定正,鉴定为:逻辑牵强+乱扣帽子。

这么不要脸?先听听你怎么扯淡。

夏谕神情莫名,瞥了一眼国夏,疑惑道:“还请上卿详述。”

国夏朗声道:“滕、三邾、任、薛等国皆是天子分封的泗水诸侯,依周礼其有牧民安邦,弘扬礼乐之责。而今却被鲁国控制国政,诸国国君几为鲁国边邑大夫,君臣上下惶惶不可终日。今岁,三邾大旱,祸近曲阜,这难道不是因为鲁国不行天道,践踏周礼,操作诸侯,上天降责之故吗?”

泗上十二诸侯是春秋战国时期,泗河流域的十二个诸侯国。分别为鲁、宋、卫、邾、滕、薛、郳、莒、任、邳、郯、费(这个费现在还没建国)。其中邾、滕、薛、任等小国“镶嵌”在鲁国疆域之内,军政民生基本依靠鲁国“照顾”。

“鲁国无道,我齐国身为东部方伯发兵讨伐之,何谬之有?今君上仁慈,只要区区汶北之地便愿意退兵,使鲁国万民不受刀兵之苦,鲁使应当拜谢君上才是!”

此言一出,殿中文武或满意点头,或轻抚胡须,显然很认同国夏的说法。只有鲍国和晏婴微不可见的摇了摇头,显然不太看好。

夏谕则是表情怪异,而后再也抑制不住嘴角,放声大笑:“哈哈哈哈哈哈~”

对此,汪汪队依旧稳定发挥:

“小儿无礼!”

“小儿无状!”

“叉出去!”

“……~”

上首的齐侯吕杵也臼皱了皱眉,语气不善,道:“鲁使何故发笑。”

夏谕:我笑齐侯少智,国夏愚蠢,要是在这大殿之下埋上一颗原子弹……

串台了……

吕杵臼对少年很有好感,可少年一而再,再而三的无礼。一时间,齐侯对夏谕的观感下降了不少。

少年似是笑够了,环顾群臣朗声道:“齐侯、诸位可知三监之乱?”

“那是自然。”在场之人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夏谕紧接着口若悬河道:“昔日武王克商,将商王畿朝歌之地一分为三,并设置三监来监督旧商朝的遗民。朝歌以东之地,由武王之弟管叔监管;朝歌以南,由武王之弟蔡叔监管;朝歌以北,由霍叔监管。”(以西是大别山)

“后武王病逝,成王即位,先祖周公旦摄政。值此主少国疑之际,三监联合殷商余孽武庚并东部方国作乱。为天下安,周公亲征叛逆,平三监,斩武庚,定徐淮,并封建鲁国于泗上,亲自镇守监管东方之地。”

“天子有命:大启尔宇,为周室辅;乃命鲁公,俾侯于东”。

“后先祖还政于天子,鲁公(伯禽,周公长子)就封曲阜,看顾东南,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大海,西抵定陶,皆是我鲁国监管之地。我家君上仁义爱民,见泗上诸国国弱民贫,不忍见黎庶受难。于是供给粮种兴农,派遣贤臣梳理国政,出兵保护他们不受东夷侵扰。尽份内之事如何就成了操纵诸侯?”

“再者三邾大旱,我鲁国君臣上下同心同力,输粮救济,引水救旱。邾国上至国君,下至野人,皆对我鲁国感恩戴德。分明是睦邻友爱的事情,怎么到了列位这里就成了不遵天道,上天降灾?”

说到最后,夏谕一脸讥讽,反问道:

“如此混淆黑白,岂不可笑?前几年晋国河北大旱,怎得不见诸位发兵讨伐,代天执法?”

殿中的上卿大夫们被问到哑口无言,心中腹议不止:讨伐晋国?齐国以前又不是没干过,只不过被晋国毒打了而已。

国夏也听到眉头紧皱,一时之间也找不出什么更好的理由出言反驳。这次伐鲁本就仓促,找了个万金油理由就发兵了,现在被找上门,孟阅又如此牙尖嘴利,这可苦了他。

没办法,他只能避开少年灼灼目光,求助似的看向高张。

高张面色一滞:……老兄你都顶不住,更不要说我了。

实在不行,他高某人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只见高张缓缓站起身,与国夏相顾一眼后目视夏谕,他选择抛开事实不谈,严抓态度问题:“鲁使此来,是为两国和平而来,还是为了扩大齐鲁战事而来?”

听到这话,夏谕心中冷笑。

就你会转移话题?

是你小子先不讲武德的,那就别怪你爹不按套路出牌!

擒贼先擒王,只要说服了齐侯,又有晏子相助,和谈便成了大半。

夏谕把高张晾在一边,反而一脸严肃的望向上首的齐侯,语气放缓,眼神坚定的能入党:“在下为救齐国而来。”

一言既出,殿中落针可闻。

汪汪队:?

高张:??

国夏:???

鲍国:咳咳咳,呵——忒。

晏子:额……

吕杵臼:你一直盯着寡人看干嘛……

张仪、苏秦、蔡泽、范睢等人:入典,速速入典。

…………………………………………

邾国公子宗室三分邾国,建大邾、小邾、滥国,是为三邾。

中夏历史上按三划分的国家还挺多的。

三晋:韩、赵、魏

三秦(政治加地理划分):雍王章邯(陇西)、塞王司马(关中)欣、翟王董翳(陕北)。

三齐(政治加地理划分):济北、齐、胶东。

三楚(地理划分):东楚、西楚、南楚

三分大汉:魏、吴、蜀(季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