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要知道,李世民上台后因为感觉贵族过于庞大,都在有意的削减名额,登基后的加恩都只是给升级了爵位,再赐下些什么绸缎啊金银之类的,再也没有了土地封赏就可见一斑。中华自从开始就是一个农耕国家,民以食为天,土地便成了根本,李世民那可是深知土地兼并的危害性与破坏力。
几年后的李世民甚至为了查探贵族与世家的土地兼并情况,任用了马周上任清查天下土地,不少贵族被夺了爵位,另用氏族志将世家狠狠敲打了一番。
城外二十里,一条笔直的官道直通长孙府封地,不用半时辰李旦便到达了别院。别院外,仆役与庄子上的庄户早就候着长孙四公子的到来。
占地五十亩的长孙府别院便建在山脚下,山前一片全是长孙府封地。旁边就是高阳公主封地,公主并不在别院,住在了长安的公主府中,公主别院也距离长孙别院才二里地,须臾却达。李旦安顿好后,听管家说起旁边是高阳公主封地,不禁想起这位李世民子女中算是最特立独行的高阳公主。
史上最有名的莫过于高阳与房遗爱婚后出轨和尚辨机的故事,高阳后来甚至还怀了辨机的孩子,东窗事发后,辨机被赐死,高阳怨恨之余,几年后起兵造反,导致一批人被斩杀,其中最有名也最冤的就数吴王李恪,只因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便被杀,后面虽然被平反,但王府后代几乎被杀绝。更别说,现在仍在朝中的房府,更是那叫一个惨。想到这里,李旦打了个冷战,这样的人还是少招惹为妙。
李旦迫不及待的招来长孙云大管家,吩咐找到工匠,开始自己造纸,别院便有专门的工匠,一切长孙别院所用家具及其它用具都是自己自制,这也是这个时代贵族府邸标配了。让管家找来麦杆与稻杆还有碱水等原料,开始了造纸。李旦曾经对一些古代的四大发明之类的充满了好奇心,所以曾百度了解过相关的制作流程,记得好像是公为四步,而且是蔡伦改善过的。
分别是: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李旦也曾去过蔡伦故居,参观过相关的造纸流程。所以,李旦对能否造成纸还算是有点信心,虽然相关细节方面尚待研究,但受过千年后现代教育的李旦,不认为自己造不出来。最主要的是,李旦实在忍受不了唐代的所谓厕筹。
李旦想了想后,觉得自己还是造明代时出现的那种纸更好,相比西汉时间以上的那种四个步骤的方法,明代造纸分为了五个流程,出来的纸张更接近前世时候的纸张质量。但现在李旦只是造厕纸,没必要要求那么高了。喜的是,工匠中有人会造纸。
一周后,管家向李旦禀报已出样品。李旦赶到工坊,看到堆成一个小堆的纸张,不由泪流满面,李旦上前摸了摸看起来点粗糙的纸面,因没有要求书写的要求那么高,造出的纸张并不太理想,李旦折了折,不算太软,但也算适中,比书写的纸张软得多,很像是农村卖的那种几元钱一斤的那种草纸。李旦抽出几张火急火撩的奔向厕所,先试用下。
十分钟后,李旦一脸舒爽的在众人目瞪口呆中自厕所中走了出来。李旦大声的告诉大管家长孙云,造,给我造个二百斤,给母亲大人送去百斤,终于解脱了啊,哈哈哈。
不知道是谁透露出的李旦搬去了别院的消息,院外总是有不少读书人打扮的人徘徊不去。虽然李旦交待管家概不接待后,没人递进过拜贴,但透过竹林仍旧有看到外面有人出现。
不接待也不能制止所有的人,总有些人有关系的,有很多次,在李旦的桌上总是会莫名出现一叠叠书稿,有些是递进来的,有些是早上莫名出现在李旦的桌上,还有一些是求字的。看来对于一些高来高去的游侠来说,远比长安府邸低矮得多的院强挡不住这些强人。
李旦将护院们狠狠地训了一顿,但依然没有什么用处。李旦无法,只好写了一篇王安石的《伤仲永》,让石匠刻了立在了门外。人们看到这篇文,才算是了解了李旦的想法,都闷声不吭的找人拓印了后就都走了。
太和殿,李世民伸了伸懒腰,奏章的批阅终于告一段落,回到殿后想稍做休憩。桌子上,摆放着一篇拓印的文章,眼看处,正是李旦的那篇《伤仲永》,赞叹似的摇了摇头,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李世民不由得诵得出声。有点惊叹,有点嗟吁。
望着窗外花园,李世民陷入了深思中,李旦,我该拿你如何对待呢,你长孙家难道真的是上天眷顾?出了辅机不够,还来一个长孙淹,难道注定长孙家繁荣昌盛?外戚对于皇帝来说,是可用可不用的那类,因为身份太敏感了。再拿李旦对比自己的儿子,李承乾、李泰、李恪等,不禁摇了摇头,都比不上的,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