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导致“散装”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当时的文学成为一种无形暴力下的牺牲品,而这种无形暴力,可以视为社会急剧转型后,思想与文化呈粉碎性形状,没法再凝聚人的共识与力量。放弃文学,成为一种宿命.”
张先亮在发言,方明华和韩少工两人坐在一起,窃窃私语。
“喂,明华,我发现张先亮发言有些悲观啊。”韩少工说道。
“要不,他的题目叫做《九十年代文学是灰色的》?”方明华低声笑道。
“你认为呢?”
“我总体认可他的说法,不过灰中还是有亮色的。”
“我还是比较乐观,我认为文学还是很有前途的。”
韩少工这种想法并不奇怪,和张先亮最后半商半文不同,韩少工一直活跃在文坛上,包括后面办策划文人杂志《天涯》,也没有离开文学。
轮到方明华发言,他发言的题目叫《私人化写作流行和畅销书的兴起》
内容很简洁:
“以新锐作家陈染、林白、徐小斌等女性作家的写作为代表私人化写作倾向注意:是艺术风格的核心是写作方式的独特性,而不是经验内容的私人性。
“另外就是畅销书的盛行,在这里我先讲一下畅销书的概念。”方明华拿着稿子环顾了下四周继续说道:
“畅销书英文叫Bestseller,一词最初起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读书人》登载了十九个城市书店中最畅销的六本书的书名,这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张畅销书单。畅销书的特点是符合当时人的阅读口味.
“像我们省作家陈中时的《白鹿原》、贾平娃的《废都》,还有余桦的《活着》,还有王硕的等都可以算的是畅销书,当然我最近写的也能算上畅销书。”
说到这里,方明华加重语气:“我要着重强调的是,畅销书不一定都是好书,但也有可能成为名著,这一切都要看的实际价值能否经得起时间考验。”
“明华,我插一句,别的我不敢说,最起码王硕那几本肯定不会成为名著!”说话的是韩少工。”
方明华微微一笑,没说什么。
在人文精神大讨论里,韩少工也是猛批王硕的!
“明华,我们就这个问题是否可以展开讨论?譬如,你刚刚出版的那部《解忧杂货店》将来能否成为名著?”一个男人的声音从方明华的对面传来。
是一位姓刘的作家,年过花甲,叫刘国伟,X省的作协副主席。
方明华曾经读过他写的,有一种读浩然的《《艳阳天》和《金光大道》的感觉。
其实,方明华说自己的畅销书并不是指《解忧杂货店》。
这本书已经出版几个月,成绩没法和《天行健》《钢的琴》这些相比,更比不上去年大热的《人民的名义》
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提高这本书?
似乎有些来者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