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下兵马大元帅、河北道大行台(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将薛延陀的目标引向回纥等部,并不是狄仁杰的临时起意,实际上也是李象捎带过来的意思。

当然了,也不是想要祸水北引,坑害回纥等部,早在半个月之前,李象就已经和回纥等部打好了招呼。

不止是回纥,其实李象也命人去提醒了突厥,奈何突厥的内鬼是高层,让人防不胜防。

毕竟李象也想不到阿史那弘恩会勾结薛延陀,去突袭定襄。

这种抽象的事儿李象要是能够预料得到,那可就真乃神人也了。

拔灼的嘴也很严,突厥内部有内鬼的事情,他没有和任何人讲。

惊魂未定的阿史那默咄在和大度设一起逃离定襄之后,先是来到南方驻扎的军中,而后便在人的护送之下,一路向长安而去。

这件事太大了,他要亲自上报。

然而没走出几步,便遇到了李道宗派来征调突厥兵马的特使。

在得知这件事之后,使节不敢怠慢,带着人赶回了朔州驻地。

看到李道宗之后,阿史那默咄像看到亲人一样嚎啕大哭,和他哭诉了突厥在定襄的遭遇。

“真是岂有此理!”李道宗一捶桌子,当即便下令道:“传我的将令,全军整军备战,派出鸿翎急使,八百里加急前往幽州,与英国公报告此事!”

另外,李道宗又派出鸿翎急使前往长安报信,至于大度设和阿史那默咄二人,慢慢在后面走就是了。

朔州距离幽州,要比距离长安近。

消息先进入幽州,李世绩在得知突厥再次被薛延陀毒打了一顿之后,当即便派出急使前往契丹、靺鞨、回纥等部,共同商议对抗薛延陀的事情。

并且李世绩还给苏定方与刘仁轨传递了一封信件,言说这边发生的紧急情况,让他们做好暂时独抗新罗叛军的准备。

李世绩又将兵马重新部属,做好了提防薛延陀入寇的准备。

五月二十五日,李道宗派出的鸿翎急使也抵达了长安城。

在得知薛延陀南下袭破定襄之后,李世民震怒不已。

他紧急召开朝议,并且叫上了还在京中宿卫的李思摩,打算商讨应对之策。

“就在五天前,薛延陀可汗夷男病死,其子拔灼自立为薛延陀可汗。”李世民环视一周,又将目光放在李思摩的身上:“夷男病死的当夜,拔灼便率军南下,挥师直取定襄。”

“阿史那弘恩与拔灼勾搭成奸,作为内应,打开定襄城门,当日定襄便被薛延陀大军袭破,定襄城上下,只有阿史那默咄与薛延陀前任可汗夷男之子大度设在内的寥寥数人逃出生天,其余不是投降薛延陀,便是被薛延陀所获。”

李世民的话语,就如同重锤一般,敲打在李思摩的心房。

在听说薛延陀已经袭破定襄城,只有寥寥数人逃脱之后,李思摩只感觉心里一阵绞痛,一口气没上来,昏死在了朝堂之上。

“郡王!”众人上前,七手八脚地去查看李思摩到底怎么样了。

“传太医。”长孙无忌先是喊了一句,而后便开始维持秩序。

不多时,太医令钱恕便走进殿内,开始给李思摩查看病情。

半晌之后,钱恕站起身,对李世民说道:“陛下,怀化郡王只是急火攻心所致,并无大碍。”

过了一会儿,李思摩也幽幽醒转。

醒过来后,他第一时间便开始捶胸顿足。

虽说他想在长安城常住,但不代表他和族人们没感情啊。

“怀化郡王勿忧。”李世民安抚他说道:“信中还言明,阿史那默咄所部,还有其他几部尚且还在江夏郡王与英国公的护佑之下,暂时还很安全,尚有十余万民众,还有两万余精兵在。”

李思摩捂着脸,还在抽泣。

“陛下,薛延陀此举,当真是狂悖至极。”长孙无忌率先出班道:“拔灼公然对定襄进行攻击,视我大唐为无物,这种狂悖的行为必须予以惩戒!”

“臣等附议。”李思摩站起身,和群臣一起赞同长孙无忌。

“只是……”刘洎皱眉问道:“前番已然定下,帮助新罗王室戡平内乱,吊民伐罪,而今薛延陀又反,大唐虽强,却又不可两面作战,如之奈何?”

“新罗乃疥癣之疾,而薛延陀实为腹心之患。”长孙无忌提出道:“若等到薛延陀一统草原,对于大唐的威胁,可要远比新罗酷烈。臣提议,暂且搁置新罗之事,全力应对草原之患!”

“长孙司空所言甚是。”房玄龄出声表示支持:“新罗之患,在于新罗内乱,其国内尚有新罗王勉强支应,更有安东都护府为其靠山,一时之间并不会有危险;但薛延陀已然吞并定襄,若是等其羽翼丰满,必成我大唐腹心之患!”

听到二人的话,李世民微微颔首。

李思摩同时也出班说道:“前番臣便想要接受魏王的提议,削去突厥国号,内附大唐,彻底接纳大唐文化,奈何族中以弘恩为首之人强烈反对,事才未成;今定襄被薛延陀袭破,我突厥已经无家可归,臣再请内附,愿削去突厥之号,彻底归附大唐,还望陛下允准!”

说罢,李思摩跪在地上,深深地拜了下去。

“既然怀化郡王有意,臣以为此事可行。”李泰率先说道。

然而就在李泰话音落下之后,一个让他万万没想到的人,同时出班对他表示支持。

“臣也认为可行。”李承干也说道。

当然了,李承干并不是在支持李泰,他知道这个馊主意是李象提出来的。

既然是好大儿提的,那我这个当爹的支持一下不就好了?

见太子和魏王都同意接纳突厥彻底内附,众臣对视一眼,尽皆出言表示支持。

只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两道反对声音同时响起。

“不可!”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