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居仁堂(一)(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更新时间:202--7

当上海杭州等江南城市依旧沉浸在出动时分,人们一边感怀着丝丝寒意一边半躺着享受午后阳光时,北国大地却已经是气温早已骤降到零度以下,早晨起来就能发现窗外屋顶结着泛白的冰霜。穿的单薄些走在大街上能把人冻得瑟瑟发抖,如不带着手套的话露出在外的手指没一会就和冰棍一冰凉冰凉。

小雪刚过去不久,北京里的天气虽然已经寒冷无比,但是天空中依旧晴朗,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短时间内是不到了,干燥寒冷的天气笼罩着这个古老的城市。居仁堂内,尽管屋内已经有着数个炭盆,但是袁世凯依旧穿着暖和的皮袄。

说起这居仁堂也是有着长长的一段历史,光绪十一年,慈禧下令修筑西元三海,并在中海西岸修筑了仪鸾殿作为自己居住,正是这事才引来了后人骂她挪用北洋海军军费为自己修筑园林。然庚子剧变中,中南海作为八国联军的军营,被意外的大火烧毁。等慈禧返京后在原地修筑规模相当的建筑用以接待外国女宾,花费了五百余万两在旧址上修筑了一栋二层的洋楼名为海晏堂。辛亥后,袁世凯就是不客气的把自己的办公场所搬进了海晏堂,并且更名为居仁堂。

此时的居仁堂内,除了袁世凯外,却还是聚集着一大帮的北洋重臣干将,有陆军部总长段祺瑞上将,有内阁总理兼内政部总长赵秉钧,有财政部总长周学熙以及好几个北洋军里的高层将领,比如第一师的师长何宗莲中将,第二师师长王占元中将等。

而此时这些人包括袁世凯在内都是面露沉色。

“现在苏南局势紧张,华甫上午又是发来了电报,称南京危急,说是如果援军三日内不到,南京就守不住了!”袁世凯用着淡淡的语气说着,一边说一边扫视着在座的诸位:“第七师也回电了,说先头部队已经到了滁州,不过却说弹药缺乏,请拨军费和弹药武器!”

袁世凯继续说着:“其实今天找你们来呢,不是要和你们说苏南那边要怎么打而是让你们都来商量商量,如此把苏南战事那里的大窟窿给补上去!”

袁世凯话语刚落下,在座的人都知道了袁世凯话里的大窟窿说的是什么,说的并不是苏南那边出现了奔溃继续部队去补窟窿,而是说的军费问题。

北洋政府的财政情况有多么紧张和苦难就连外人都略知一二,这里面的核心高层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北洋军自从掌管了中央名分后,只靠着手中掌控的几个北方省份养着,说实话,袁世凯现在控制下的地区能够收取的税收连闽浙的陈敬云都不如,陈敬云控制下的福建、浙江、大半个广东加起来不算意外之类的话年财政收入大概有七千到八千万元的,如果加上鸦片、烟草专卖之类的浮财,一年弄一亿不是问题。但是北洋这边,占据的地盘虽然不小,但是这财政收入是比不上东南沿海诸省的,加上北洋家大业大,手底下几十万军队养着加上其他林林总总的花销极多,维持起来根本就不够,如果不是靠着以前北洋积攒下的老底子恐怕不用两个月都垮掉了。

这财政入不敷出就只能靠借,之前的熊希龄担任财政总长时期就已经开始着手借内债和外债了,内债方面尽管利息给的极高,但是卖出去的却没有多少,相对比你北洋的巨大花销而言根本就是不顶用,而外债的话又因为五国银行团联合起来使得条件极高,这双方谈判拉拉扯扯近一年了也没有谈妥,之前袁世凯严令熊希龄可放松条件借款,但是熊希龄又不傻,人家本来就是名望士绅,又不缺钱和名。万万是不肯背上卖国贼这个称号的,后来更是趁着唐绍仪辞职之际自己也递上了辞呈,至于这财政总长,谁爱当谁当去,反正他熊希龄是不去受罪了。他辞职之后,老袁任命了北洋内的另外一名实业家为财政总长,试图缓解北洋政府的财政危机,而这个实业家也就是周学熙了。

此人说起来也是大大有名的,举人出身的他先后创办北洋银元局,天津官银号,去日`本考察回国后创办直隶工艺总局以及附属学堂等,随后又创办启新洋灰公司以及开办滦州煤矿。单单这一连串的名单就可以出来,这个人乃是北洋体系内的实业家,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官僚反而更像是国营企业老总之类的人物。

这个人上任财政总长后,也算是能力出众,短短数月内就让北洋体系的财政情况略微好转,在没有得到外国善后大借款的情况下竟然能维持着北洋政府的正常运转,而当苏南战事爆发后,他更是通过各种手段筹集了高达数百万元的军费。

然而他的能力就算再高,面对北洋收入有限支出庞大的情况下也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他甚至直接对袁世凯说过,要彻底改变财政问题,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统一中国,把全国省份的税收都收上来,不然的话就算得到了善后大借款也只能是撑一时而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