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节 他山之石(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从即日起本书更两天休一天,请各位书友见谅。()

——————————————————

翌日午后,面对突然出现的曹丕,化名为“孙亚夫”的孙权多少有些诧异。毕竟在他的印象中,他虽与曹丕在尊经阁、讲武堂等地有过几次接触,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却仅能说是泛泛之交而已。不过当得知是齐侯蔡吉邀请自己一同前往崔琰府上讨教学问后,孙权二话不说就随着曹丕一同来到了蔡吉的车驾前。

话说这已是孙权第二次与蔡吉本人面对面了。上一次还是在讲武堂的工房,那次两人四目相对,孙权以潇洒的一揖换来了齐侯嫣然一笑。孙权本以为自己那一次的举止给蔡吉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这次对方才会邀请自己一同出游。可谁曾想此刻座驾上的蔡吉却像是完全不认识孙权一般,仅朝他点下头之后便下令车夫起驾前往崔府。

眼见蔡吉根本没将自作多情的孙权放在眼里,曹丕不由心头暗自一乐,不过表面上他还是颇为热络地将怅然若失的孙权请上了后一辆牛车。许是刚才蔡吉的反应令孙权产生了些许怀疑。待曹丕上车与他并肩同坐后,孙权便忍不住向对方求证道,"敢问曹公子,邀亚夫同去崔府的可真是齐侯?"

曹丕不动声色地拱手回道,"不瞒孙兄,提议邀请孙兄的人正是丕。"

孙权耳听提议者竟是眼前的曹二公子,脸上的狐疑之色不由愈发浓烈起来。而曹丕则一边暗暗观察着对方的脸色,一边继续自顾自地解释道,"丕在讲武堂时见孙兄对杂学甚是热衷且见解独到。故而才自作主张将孙兄引荐给了齐侯。唐突之处,还望孙兄海涵。"

不撒不必要的谎,这是曹丕在蔡吉身边待了一段时间后,自己总结出来的一项处世信条。就像眼前的孙亚夫只要同齐侯交谈过后,便会知晓引荐他的是何人。曹丕若是在这件事上说谎。不仅容易被拆穿,而且一旦被拆穿还会引起齐侯盛怒。这对曹丕来说颇为得不尝失。而像现在这样干脆告诉对方引荐者就是自己。对方就算心有疑惑也无法当面指责自己。

果然,在听罢曹丕的解释后,孙权虽还在心中提防着曹丕,但脸上的神色已恢复如常。但见他哈哈一笑朝曹丕拱手谢道,"原来如此。亚夫在此谢过曹公子赏识。"

"孙兄何必如此客气。"

"哈哈?"

"哼哼?"

崔琰的府邸位于龙口郊外,相较城内与港口清净了许多,路程也不算太远。不多时一行车马已然停在了崔府大门口。崔府门子眼见齐侯来访,自是赶紧入府通报。于是不多时就见崔琰领着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迎了上来。

但见站在崔琰身边的男子约莫三十岁上下。发须微卷,鼻梁高挺,一双眼眸带着极为少见的淡琥珀色。这等一看就不似中原人士的相貌,顿时就引来了曹丕与孙权一阵好奇地打量。

不过蔡吉似乎从一开始就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存在。()就见她和颜悦色地向崔琰招呼道,"这位可是先生先前提及的恭明居士。"

"正是。"崔琰点了点头,转而向身后的男子提醒道,"恭明快快见过齐侯。"

被称为恭明男子当即上前向蔡吉合手施礼道,"月氏人支谦见过齐侯。"

耳听对方自称"支谦",蔡吉的脸上露出了了然的神色。对于后世的佛教而言支谦是个极其重要的人物。支谦又名支越,字恭明,乃月氏人,其祖父法度于汉灵帝时率国人数百移居中国。支谦随之俱来。受业于支谶门人支亮,深通梵典。之后为躲避关中混战,支谦跟随族人一同南下东吴。在东吴期间支谦因聪明超众,学识渊博,被吴主孙权拜为博士,辅导太子孙亮。不过令支谦流芳后世的并非是他在东吴的政绩。而是他从吴孙权黄武二年到孙亮建兴二年(公元223-253年),约三十年间。译出的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佛经,以及他原创的《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

当然眼下的支谦还没啥名气,蔡吉不可能直接拉着对方的手说,"孤认识居士,居士乃翻译大家。"这不把人吓跑了才怪。于是蔡吉一面示意支谦不必多礼,一面假借先父的名义感叹道,"孤早年曾听家父感言,天下博知。不出三支。想必支居士定然深通梵典。"

耳听蔡吉当众称赞他的家学,支谦在得意之余,连忙谦虚道,"齐侯过奖。梵学博大精深,谦只学得些许皮毛,岂敢妄称深通。"

"支居士过谦也。"蔡吉摆了摆手道。"孤可是听闻居士正翻译梵典。不知可否借孤一阅?"

"请随吾来。"支谦躬身引路道。

话说支谦眼下才刚开始着手翻译佛经,正需要找一处安全清净的场所以及识货的诸侯资助他翻译经文。原本支谦是想在许都翻译经文,毕竟许都乃是天子所在,又聚集了大量勋贵,正适合传播推广佛学。支谦的家族抵达许都之后却发现曹操非但对佛学没有半点兴趣,甚至还有打压佛教的趋势。其实这也怪不得曹操会如此提防佛教,毕竟之前的下邳相笮融就曾利用佛教在广陵、下邳、彭城诸郡兴风作浪,甚至还连杀广陵太守赵昱和彭城相薛福。虽然笮融最终为扬州牧刘繇所灭。但此事却极大破坏了佛教在中原的名声,令其与太平道一样成为了官府需要严加提防的宗教。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