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就看平行世界里的情形,为了对抗美国海军,红色帝国在很长时间内都维持一支远洋海军+水下舰队+岸基航空兵的庞大力量,尤其是驻扎在陆地上的一整套反舰导弹作战体系,总共拥有数百架tu-22m3、tu-160战略轰炸机,然而就是这样庞大的装备数量,也无法保证漫长海岸线上的每一寸国土都受到良好屏护,而只能保证某些重点区域的防御而已,付出的代价却是十分巨大。
说白了,进攻一方可以选择攻击发起的时间、地点,防御一方却只能在所有区域二十四小时枕戈待旦,攻与守的形势自古如此,要不然为什么苏联军事哲学里会一再强调“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呢?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远海决战心里没底,登陆日本又不可行,持续了十多天的远东战役,似乎除了一步步往消耗战方向发展别无他途。
对如此棘手的情形,不仅在场者议论纷纷,龙云自然也陷入了一场缜密的思考。
是的,在东方战争打响之前,他并没很仔细的通盘考虑远东战局,而只是简单的认为“只要消灭了jasdf、也许再加上驻日美军,让美国人在远东疲于奔命,就算达成了战役目标”;可是现在看来,情况分明就复杂得多,一天不消灭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远东的威胁就无法消除,仗打成拉锯状态对苏联明显不利。可他也想不出什么别的办法。
指望红海军和美国海军正面对抗,这恐怕不太现实,把战争从海空争夺演变为登陆作战。似乎也是一种冒险,难道就只有继续这样一天天升空出击,直到美国人因为难以忍受的战损而低头认输?
想到这儿,椅子上的年轻人缓缓摇一摇头。
他知道,作为西方世界的头号强国,美国的战争潜力怎样高估也并不为过,远隔大洋的地理环境也决定了这个超级大国的后方安全;要通过消耗战拖垮这样一个对手。眼下的东方国家集团也许是能做到,然而整个过程可想而知会是多么漫长而残酷。究竟要消耗多少技术兵器和宝贵的生命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哼,要是本就打算拉锯,那还不如一鼓作气登陆日本呢!
对日本这一国家,龙云自然没什么好感可言。倘若由他来担当红色帝国的三军统帅、制定国家作战方略,也许还真会选择将这个美国人的马前卒彻底毁灭。
但是现在,要做到这一点,却又超出了苏联的战争能力。
置身于讨论热烈的战役推演室里,意识窥探感受到的思维活动十分繁杂,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没吭声,似乎成为一个局外人的龙云在观察四周,他能感受到在场者心中的焦灼,和对战局发展的一些忧虑。
如果战役发展成持久战。情况是不是就对苏联十分不利?
这个问题,一时间还没有很准确的答案,龙云自己心下揣摩的情形也是如此。说到持久战,其实也分很多种,关键要看交战双方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如何,是主动投入到消耗敌国战争潜力的拉锯中呢,还是被动参与到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战争里。
如果是前者,当然很好。后者的话可就大大不妙了。
自从来到远东,一直驾驶su-27m2在天空战场屠戮敌机。龙云到现在才意识到,在这场陆军无一点用武之地的战役中,红空军固然在担当主力,然而战局的最终走向,却还要着落在双方海军舰艇的对决上。
或者,说的更准确一点,就是美苏两方陆基与舰载航空兵的较量。
海洋上的战斗,却会由天空的争斗来决胜负,这一场面在人类战争史上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许多著名战例就是如此,“威尔士亲王”号被日军炸沉,“俾斯麦”号的死亡前奏,以及“中途岛”、“珊瑚海”与“莱特湾”等著名海战的战斗经历,无一不是以战机对舰艇的胜利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