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海抗军在几条战线上,进展各有不同。
进入五月,锡兰周边进入雨季。郑学昌带领大西洋号战列舰发动了一次对日军的进攻。
五月十六日,郑学昌趁着连绵的阴雨,大胆的进入了安达曼海,在仰光附近冒险等待了两日,终于成功的袭击了日军南遣舰队。
此战中,日军小泽治三郎少将,空有一艘轻型航母,而日军的陆基战机更多,却发挥不出作用。风雨中,小鬼子别说战机起飞了,就是保持战舰的姿态都很困难。
日本海军一直采用的是平甲板设计,所有战舰都是如此。这样的船型结构有着相当严重的缺陷,并不适应恶劣的海况。而大西洋号战列舰是法国人设计的,最是适合气候恶劣的大西洋作战。
因此,在这一战中,郑学昌占尽了优势。
一艘战列舰,两艘天狗级驱逐舰对上了日军四艘重巡洋舰,十艘驱逐舰。一战下来,大西洋号几乎是毫发无损。但是战功显赫,击沉日军一艘重巡洋舰,两艘驱逐舰。
日本海军很强大,但是重巡洋舰也是其依之为干城的核心力量,总共不过十八艘,损失一艘虽不是伤筋动骨,也足够小日本心疼了。
如同股市操作,知道何时买不算高手,知道何时卖才算高手。郑学昌的表现简直惊艳,对撤离的时机把握相当到位,当小泽治三郎准备迂回包抄时,转身就撤离了战场,毫不拖泥带水。
李广很欣慰,海抗军的海军逐渐成熟,军官也逐步的能够独当一面。郑学昌能够独立的打赢这一仗,说明他本人的进步。也是海抗军的进步。
在海抗军的海军中,潜艇部队是相对最为成熟的。三个潜艇队队长都各有千秋,指挥作战已经相当有水准。
水面舰艇部队,由于筹建的比较晚,到目前军官还严重的经验不足。除了几艘防空驱逐舰,由于战术相对简单,只要舰长能比较好的完成训练,就算称职。
其他军舰,只有大西洋号战列舰舰长郑学昌,pjp号水上飞机母舰舰长张乾文(原来的东北系海军军官。)。自由龙号舰长黄中华,印度洋号代理舰长列种这四个人算是李广计划中的舰队指挥官候选。
郑学昌的出色表现,使得李广欣喜万分。在这场战斗中,郑学昌可谓有勇有谋。郑学昌已经具备了作为一支舰队指挥官的素质,海抗军有这样的军官。发展壮大指日可待。
另一条战线上,杨维武带领的马达加斯加攻略部队。在前几个月的进展不算快。但是在雨季过后,海抗军的拓展速度开始加快。到了五月中旬,马达加斯加北部中部已经落入海抗军之手。
等自由龙号驶入珍珠港。已经是五月二十六日的傍晚。
“约克城号”和“自由龙号”两艘航母,在大海上艰难的航行了十九天,这才到达珍珠港。
这对难兄难弟中,约克城号其实更惨。一路上漏油不断,拖着一条宽宽的油迹,一路歪斜。
“约克城号”一进港区,候在一旁的几艘拖轮就前拖后顶。立即把这艘大型航空母舰送进船坞。1400名修船工人立即放下一切工作,登上“约克城号”,连夜抢修。
自由龙号的待遇也是一样,六百美国工人二话不说立刻开工。
李广没有下船,就意识到,自己一直想避开的一场海战,怕是已经被卷入。
中途岛海战。
这是李广所知道的一场重大战役,甚至可以说是美日海军力量发生转折的关键一战。
在李广的计划中,根本就不想参与到美国和日本这场几乎是决定国运的战斗中。
海抗军目前只有这艘自由龙号轻型航母。
印度洋号航母到是下水了,也正在训练。但是印度洋号由于排水量大,工程复杂,虽然已经开始训练,但是许多后续工程还在施工,还在改善,完善。(下水和完工是两个概念。下水只能说明军舰的舰体建造完成了,可以离开船坞进行舾装了,但是它离战舰真正的建成服役还有不短的路要走。下水时军舰只是完成了初步的舰体制造,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安装,这些都要等到下水后进行舾装工作。)
一千五百多水兵和一百多飞行员也都投入了训练和施工中。想具备战斗力还需要时间。
而改造中的太平洋号航空母舰,到现在为止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但是下水时间怕是到八月份才有可能。具备战斗力,怕是到四三年了。
李广曾经计划着,如果中途岛海战,还是如同历史上那样,日军战沉四艘主力航母。那么海抗军的三艘航母,将会在大洋上真正的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从而在这场民族崛起的战争中撰取最大的利益。
明明知道这场大战的结果,而且由于海抗军的出现,日军的情形更差----鬼子已经丧失了两艘大中型航母,仅仅剩余了四艘大型航母。如果在这一战,鬼子还是如同历史上一般的损失四艘大型航母。那么日本海军的衰亡速度将会加快。
总之,李广不想参与这场海战。战争不是你知道一点历史就能把握的,你在变化,对手也在变化。世界也在变化。
在这场重量级选手之间的决战中,海抗军仅仅这么一艘小型航母,稍微有点磕碰就是船沉人亡。
在印度洋号航空母舰具备战斗力之前,海抗军损失这么一艘轻型航母,甚至会危机到海抗军的生存。参加中途岛海战,对于日本是赌国运,对于海抗军更是赌国运。
李广尚未来得及下船,海抗军留在珍珠港的潜艇部队协调参谋田慕一就上了自由龙号。他郑重的交给李广一封电报。
这封电报是袁晔总理发来的密电。密码只有李广和袁晔两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