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反攻之谋战(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阳光铺洒在战场上,满地死尸,天气的酷热并没有能驱散日军心头的酷寒。()

一夜激战,日军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最后更是祭出了同归于尽的战术,这才拿下卡特勒山。

伤亡数字伤亡总结,但是田中久一很清楚,他的第二十一师团已经在这场残酷的夜战中几乎打残。伤亡最惨重的一个步兵联队,此时只有不到千人还能出气。而伤亡最轻的一个联队,减员人数大约也在四分之一左右。

一夜苦战,日军伤亡人数近七千,伤亡近半。

日军伤亡惨重,海抗军也不好受。一夜激战,海抗军玄甲团两个加强营,四千精锐,伤亡过半。其中阵亡人数超过六百。

一将功成万骨枯。为了胜利,李广也必须硬起心肠。为了诱敌,海抗军在卡特勒山扔下了两百多挺轻重机枪,百余门迫击炮,数千支步枪。更是扔下了三百多海抗军战士的遗体。

玄甲团团长齐瑞轩是被李广严令押下战场的,对于战斗计划,齐瑞轩很清楚,但是抛弃三百多海抗军战士的遗体,齐瑞轩心如刀绞。

-----

唐港的海抗军整体作战指挥是由第二纵队司令鲍刚负责,作战计划也是鲍刚和参谋部的军官一起制定的。但是这场战役李广提供了一个创意。

李广自认在陆军战术指挥上并不比海抗军陆军的三个纵队司令高明,但是身为一个穿越人士,对于日军,尤其是日本陆军的战术认识却是最深刻的。数年以来,浸淫在战争中,李广无时不刻在思考。已经有了相当判断能力。对于后世他所受到的教育或者从各个方面得到的战争知识有了更多自己的看法。战后,美军对日本陆军战术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总结,最主要的一项结论是:日军只会进攻。无论什么仗,什么局势,具体到日军的手段只有一个--进攻。

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这句战争格言并不完全正确,战争是一个战术的综合体,没有一支军队能全部依赖进攻手段获取完全的胜利。

正是站立在对日军的准确把握基础上,李广提出了此战的创意-利用日军习惯性偏爱进攻,甚至是痴迷于进攻的恶习,诱敌深入。

卡特勒山阵地。海抗军可以依据有利地形对抗日军。以精锐部队,强大的火力对抗日军的进攻,其中有利的条件并不少。伤亡比例绝对战据优势。

但是,更加深入的看这场战斗。()海抗军在这种战场上,看似有利。却无法真正的发挥海抗军的优势所在。

第一点:田中久一趁着雨季挖掘战壕坑道,无形中限制了海抗军最强的一股力量的发挥--装甲团从开战到现在。几乎没有什么露脸的机会。

第二点。海抗军空中力量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对于分散在七八公里宽,十多公里纵深如此之大面积的日军炮兵部队和藏在坑道战壕中的陆军兵力却难以形成摧毁性打击。

第三点,海抗军的重炮部队部署在卡特勒山背后,由于山体的遮挡,有着太多的炮击死角。明明力量超出日军数倍的火炮力量。却无法完全展示威力。

因此,为了发挥海抗军一系列的优势,就非常有必要把日军引到更加有利于海抗军的战场上。

当然,主动弃守卡特勒山这样的有利地形。对海抗军来说有些冒险。但是海抗军士气高昂,加上对自身火力的自信,鲍刚和海抗军其他军官都很支持这种诱敌深入的战术。

-------------

如果说战术上,李广的造诣不如海抗军的三个纵队司令。但是李广的位置,确定了他看待这场战役的层面更高。

目前的海抗军,有一个最大的困难。海抗军在没有主力战舰的情况下,最致命的缺点就在于无法阻止日军援兵。

日军在这个时期兵力也不足用,但是日军可以大肆扩军。而日军兵力即便是再紧张,增援三四个师团并不算是难以做到的。

反观海抗军虽然在这个时期,陆军算是空前强大。但是总兵力尚不足四万,苏青虽然在缅甸凑了不少新兵交给美军代为训练,但是一时半会儿根本无法派上用场。海抗军即便是全力增援唐港,也不过是能抽调三万兵力。

从这个角度看,海抗军的战争潜力远不如日军,和鬼子耗不起旷日持久的激战。而且,海抗军如果赌上全部三万多陆军力量,那就是一锤子买卖。说日本鬼子喜欢赌国运,海抗军要是三万多陆军兵力全部投放锡兰,岂不是也是五十步笑百步,赌上了海唐国运?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