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初到故乡(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走在海盐县的小道上,看那树上光秃秃的枝桠,嗅着冬季那寒冷中带着一丝清新的味道,王易不禁紧了紧貂皮大衣。在他身后便是浩浩荡荡的童子军,道路不是蜿蜒曲折,却起伏不定,不过童子军们还是保持了令王易满意的整齐步伐,惟一吵闹的就是车轱辘的吱吱声了。当年在北方平原的时候,王易就觉得有必要制造平稳的四轮车,现在到了杭嘉湖平原,经历了几场冬雨。在泥泞和湿寒中,王易反而觉得,四轮车或许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地理情况。

记得后世出土过西周时期的原始四轮车,然而在以后的时代却不见其后续,这或许正说明,只有适应具体条件的器械才有可能生存下来。

城外的田地是刚刚开垦出来的,不过那是北下流民的杰作,真正的农田都垄断在城外的豪族坞堡里,官家的庄园现在因为上任官员的更替不断而废弛下来。所以尽管从城里不断有商贾奔出,城外不断有农夫挑着扁担进城,也反驳不了海盐县已经疲敝的事实。

其实海盐县相比北面的邻居——由拳县,已经好得不行了。因为这里有官办盐场,积了十几年的财富,因此民有余力,官府也颇为富足。不像由拳县,虽然从秦朝就开始置县,却因为起初就被用作是羁押犯人的地方,建有庞大的监狱。只到数十年后,这里野稻自生的场面被孙权看到,才改掉了“由拳”这个名字。但在这个时候,频繁的越狱和流窜的盗匪往往令商贾望而怯步。

“去前面的……房子里看看,好像还有些人家啊。”

王易对身边的孙黎生吩咐道。

前面的道路一侧有一些史书中常见的“土围”所形成的群落,这些屋子受日晒雨淋,风吹霜打,早只剩下了版筑墙围,而不见蓬顶。

那些残垣断壁接往官道的小道泥泞不堪,却有几个妇女不顾污泥在上面淌脚走过。寥寥几个羸弱瘦瘪的小孩攀附在土墙后,目光游移地看着这群陌生人。

王易并没有突然大发慈悲要把他们全部收拢过来的念头,一是他见过比这更惨的,二是眼前这些人的生活状态显示他们处于极差的卫生状态,贸然领进会给整支队伍带来不可确定的、但极有可能是致命的危险因素。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一首《蒿里行》,叹尽了乱世的触目惊心。

在目睹那由皇甫嵩下令制造的焚烧的尸骨奇观后,王易匡济天下的雄心固然更甚,但是他也再不会对人间惨象露出异样的表情了。

常桓取了些财物和吃食,走到那些弱民前大声招呼,但那些妇孺见了他,却惊慌地躲开,就像受惊的野兽一般。

王易把常桓叫了回来。处于长期惊人的贫困和营养不良之中,人们不仅会丧失理智,更甚至会流失智力。

对王易来说,再如何多愁善感,为时事悲叹,都不如身体力行来得实在。被委派到“故乡”,他很舒服。

王易看着前头的隐现的土色矮城墙,头也不回地说:“文谦,一回儿把我车箱里的缫车的图纸拿出来,让师傅们琢磨琢磨,我那图纸潦潦草草,当中一些关节还要他们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打通。”

乐进应了声是。他现在对王易称呼那些木匠为“师傅”已经见怪不怪了,经王易的解释他知道那不是用来称呼夫子老师的,带了工匠队这么长时间,乐进现在也对木匠活计熟悉了起来,再加上学了些王易的“数字”,对王易交给他的简单图纸甚至也能一目了然。

王易又吩咐道:“阿让,阿良,你们告诉葳蕤两姐妹,让她们注意天气。这江东不比中原,虽然冬天也不怎么落雪,可这里是湿寒的,那寒劲直往骨头里钻呢。”

王让王良应了声是,不过王易旋即又道:“你们也到童子军里去说说,你们多是中原人,都得适应这里的天气。”

王易如此体恤下人,让随行的朱治和虞翻都很是惊叹。

朱治是州从事,正要到会稽办理公事。而年轻的虞翻在外游学几载,也正要回到自己的故乡,所以朱治和虞翻的线路是相同的。

当然他们都素有学识,喜好结交豪杰子弟。既然遇到了王易,他们也想跟随王易,顺便尽一尽东主之谊,帮他打通一下当地的一些关节。

朱治就打马上前,道:“子云,海盐县长与我颇有交情,待我先与他说上一说,麻烦就可以少一些。”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