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学术态度(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之所以不能送老太太和母亲吴秀兰回南滨老家,不能像二姐和未来的二姐夫游少均一样她们过年有个重要原因。

中国有“年关”一说,每到过年就像过关。

章程倒不担心大年三十会有“黄世仁”上门追债,但集团几年来已经形成了陪nB电工、nB电器、nB电气成套以及nB电子等春节中国公司同事吃年夜饭的传统。在柏林和圣彼得堡时离得远没办法,现在回来就必须把这个传统延续下去。

再就是高校长为nB实验室操劳了一年多,期间从未休过超过三天以上的假,人家有子女,不能为了工作总享受不到天伦之乐,所以给他一连放了45天的假。

与此同时,基础研究学部主任奥博特正在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交流;副主任巩奇正今年三十四,一直没成家,在国内读研究生时的导师帮他介绍了一个学妹,已经拖了大半年,就算他不回去章程也会赶他回去相亲。

系统工程学部主任单元德则按原计划去了美国,因为硅谷是全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nB实验室要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光靠集团技术部那几位科学家是远远不够的。

无论他这位系统工程学部主任,还是各研究项目和课题负责人,包括章程自己在内,每年都需要去一次。拜访一下那里的风险投资公司,问问他们怎么看未来的趋势;拜访那里的创业公司,听他们讲自己的那些靠谱或不靠谱的想法。

按照之前签订的协议,阿尔费罗夫教授、约翰-波普尔教授、卡里-穆利斯博士和史密斯博士等重量级人物,每年有两个月带薪假。就算不回各自老家度圣诞长假,他们留在香港也不会管事。

而基础研究学部的近一半香港籍和国内研究人员却毅然呆在实验室,系统工程学部和技术应用学部更多,不能就这么群龙无首。作为技术应用学部主任,章程只能暂代一个半月的香港nB实验室“科学行政总裁”。

上午8点整。他与往常一样准时走进学术委员会主席办公室,从值班的秘书手里接过一大叠文件,开始处理没完没了的科学行政事务。

阿尔费罗夫教授临走时留下的一份报告,引起了他的注意,给科大物理系的两位教授打了个电话便摁下内线通话键说道:“关小姐,麻烦您帮我请物理中心的李伟峰研究员过来一下。”

“好的,章主任。请稍等。”

与nB电气集团总部一样,来自国内的研究员和研究生必须熟练掌握英语,而香港籍研究人员、研究生以及工作人员几乎都在学普通话,尽管实验室并没有这方面的明文规定。

关秘书的国语显然是跟高校长学得,一股浓浓的台湾味。

章程松开通话键,仔仔细细的看起附在报告下面的两篇论文。刚看完第二篇,外面传来敲门声,刚抬起头,就见李伟峰在关秘书的示意下走了进来。

“章主任,您找我?”

坐在办公桌后面的这位虽然比自己小好几岁,但在李伟峰的心目中几乎是一座几乎无法逾越的大山,必须抬头仰望。这种感觉并非财富所带来的压力。而是他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在很多领域极具独特的见解。

nB实验室搞基础研究的并不多,包括几位高薪聘请的“大拿”在内,整个物理研究中心才32人。来自国内的博士研究生更少,连打一圈麻将都凑不全。

他们都是精心培育的“种子”,除了三位导师之外,高校长还帮他们从香港几所大学的物理系请了几位“编外导师”。遇到难题,随时都能得到最权威的指导。

“请坐。”章程招呼他坐下,和声细语地问:“郭助理,不回去春节,家里人肯定会失望吧?”

李伟峰真有些忐忑不安,愣了一下,旋即强作镇定地说道:“章主任,您不也没回家过年嘛。”

“我是特殊情况。如果有机会早走了。”

章程笑了笑,举起手边的论文直入正题,“李助理,你能通过原位拉曼光谱测量。详细阐述宏观‘碳纳米管’结构受力时的微观力学过程,并借助光谱学信息预测出宏观‘碳纳米管’薄膜及纤维的力学性质,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创举,非常有价值。”

自从蔡扬志和陈午寿博士发现“碳纳米管”以来,由于其轴向力学性质接近完美石墨片层的理论值是已知材料中最高的,如果能够利用其作为增强材料制备聚合物复合材料,那其非常优异的力学性质,必然能够改变这个世界。

正是在这样诱人前景的鼓舞下,全世界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成千上万名科学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非常之热门。连一些企业都跟着炒作,一时间,纳米衬衫、纳米鞋垫……什么都是纳米的。

进入了发现“碳纳米管”的nB实验室,离香港科技大学“纳米科技与器件研究实验室”又近在咫尺,李伟峰和那些致力于改变世界的年轻科学工作者们一样,自然而然地赶起了时髦。

一头扑进凝聚态物理研究领域,并把“碳纳米管”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这样的精神值得鼓励,不管他的导师奥博曼,还是别的什么人,除了支持只有支持。但他进入nB实验室基础研究学部写的第一篇论文,却被暂代奥博曼博士指导他的阿尔费罗夫教授给打回来了,没能像其他几位博士研究生一样,在实验室的学术期刊上发表。

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章程低声问:“这么有价值的论文却没通过答辩,你是不是感觉很奇怪?”

李伟峰点点头,一脸百思不得其解地说:“章主任,参与答辩的七位导师有六位认为没问题,我的确有些想不通。”

章程暗叹了一口气,把报告下的第二篇论文递到他手里,“这是一位美国教授半年前的大作,相信你一定拜读过。而且受益匪浅。阿尔费罗夫教授走得匆忙,没来得及跟你说明,所以我代他指出其中的问题,仔细看看,画红线的部分。”

李伟峰醍醐灌顶般地明白,蓦地起身道:“章主任,就一小段论述。我真没注意。”

“一小段也不行,同时你应该注意到。”

引用别人的一些理论在国内很正常,李伟峰急了:“就因为这个,把我的论文打回来啦?”

章程紧盯着他的双眼,异常严肃地确认道:“是的,因为这种行为有另一个名字。叫着抄袭。把别人的成就据为己有,甚至在论文下面都没有注明。”

李伟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论文一旦学术委员会认定为抄袭,那他将会成为第一个因“学术不端”被nB实验室扫地出门的博士研究生。

想到有可能被钉在耻辱架上,他激动地指着办公桌上自己的那篇论文说:“章主任,您学识渊博,您看过我的论文。应该非常清楚那只是几句描述,并不是整段整段的引用,更不能因此而否定我在宏观‘碳纳米管’结构力学性质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

“所以阿尔费罗夫教授才委托我建议你在英文上再下一点功夫。”

章程看了一眼他的论文,语重心长地说道:“李助理,我也是中国人,非常清楚让一个在国内出生、国内长大,接受国内教育的中国人,用另一个国家的语言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有多难。我知道这是你的无心之过。事实上阿尔费罗夫教授也知道。

但作为一个严谨的物理学家,作为学术委员会成员,作为指导过你的老师,他必须对科学,对实验室,以及对你负责。因为这篇论文一旦发表出去,并且被拜读过那位美国教授大作的同行发现。那我们nB实验室的学术态度必然会受到质疑。”

正如章程所说的一样,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完全由于写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进行描述,自然而然地引用了别人的几句话。没想到这么一点点小瑕疵。居然被看上去大大咧咧的阿尔费罗夫教授给发现了。

李伟峰无地自容,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支支吾吾地说:“章……章……章主任,对不起,我……我……我误会教授了,等他休假回来,我……我,我要向他当面道歉。”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