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东越行(三)(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三人大笑一阵后,苏望说到:“于总,你有没有兴趣投资加入一股呀?”

于久南笑着道:“苏县长主持的项目,怎么的我也要参一股。可是今年半年不行,我的资金全部抽调出去了。”

“哦,于总,你找到发财的门路了?”

“最近网络科技股不是很红火吗?我不是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专门到美国和欧洲市场去投资,去年下半年就把大部分资金抽调出去了。只有等到下半年才有部分回笼,就怕苏县长你一时半会等不及了。”

苏望前世倒是听说过网络科技股红火外加沫破灭,可那个时候还在为五斗米奋斗,只是耳闻而已,根本不知道这沫里哪几个是金矿,也不知道这什么时候灭掉了。对了,苏望想起一支股票来。不过他知道这个时候谈这些不大方便。[]匡政之路234

苏望把资料和计划留下,请顾教授跟纺织学院的领导协商一下,确定合作的细节和技术购买费用,然后约好晚一起吃饭,便起身告辞了。

来到东州于久南的办公室里,苏望一边喝着雨前龙井茶,一边说道:“老于,我倒是有个投资建议。”

“小苏,你说说看。“

“法国有家公司叫约翰逊公司,是世界排名第三大消费类电子公司,也是从法国最大的国有企业-诺亚公司分出来的。约翰逊公司现在在欧洲第一证劵交易所市,我觉得倒是可以去投资一下。”

在一世,苏望到南鹏打工,认识了两位朋,而这两位朋正好在约翰逊南鹏公司班,曾经谈及过一些公司内部的事情。约翰逊南鹏公司99年为了鼓励中国的中高级员工,发放了一次法国母公司的股权。当时有部分员工不懂这些,觉得花什么欧元去买远在国外的股票太不靠谱了。而大部分员工觉得这既然是公司的福利,应该错不了,也就东拼西凑集了一笔钱交给公司去兑换购买,不过仅仅是购买各自的限额或一半的限额;但是有少数员工很精明,觉得这是个大好机会,于是不仅把自己的限额占满,还出钱“买了”其他同事的限额。

结果这约翰逊股票99年中从三十多欧元一股一路飙升到2000年初的一百二十多欧元一股,2000年3月,约翰逊股票一股分拆成两股,价格依然涨到八十欧元一股,然后再也冲不九十欧元。到了2000年中,开始调头直下,两三年间一直在四十欧元一股徘徊着。

这两位朋一个只购买了限额的一半,小赚了一笔,另一位干脆没买,把限额让给了别人,只拿到了一笔“转让费”。所以这两位朋经常在苏望面前叹息,曾经有一个绝好的发财机会摆在他们面前,却让他们给无视了。叹息多了,苏望也记住了这件事以及整个过程和大致时间。

“约翰逊,苏县长,这家公司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于久南疑惑道。

“于总,我只是透露这么一个信息给你,你愿不愿跟我不强求。只是我们家要进去杀一把。不过还要于总你多多帮忙,毕竟这资金转移到香江去不是很方便。”

苏家的收益资金现在有六七亿元,一部分在香江,大部分在国内,只是在一些投资平台小打小闹。不过于久南老早就在香江发展,已经开拓出一条“合理合法”的资金转移渠道,苏望想把资金转移到香江去,非得他帮忙不可。不过醉乡酒业已经将香江、濠江、台湾和东亚、东南亚的代理权交给了于久南的公司,只要账目做一下,数目互换一下,就可以通过货款的形式把资金换进换出。

听说苏望自家要投入进去,于久南心头一动,已经有七分愿意跟着去投入了,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

“苏县长,这资金的事情没有任何问题,我那边的专业会计师和理财师会打理好的。不过我担心,到时我们两家合在一起少说也有十亿人民币,会不会对这个约翰逊股票走势造成影响?”

苏醒笑了笑说道:“于总,现在欧洲证劵市场已经开始用欧元结算了。我们十几元人民币才抵得人家一欧元,我们十亿元人民币才不过几千万欧元而已。而约翰逊公司整个流通股按现在的股价差不多有六十亿欧元,我们这点钱算什么?连个都算不。”

看来于久南也被火热的网络科技股给吸引住了,花了不少时间去学习一些知识。听到苏望这么一说,于久南微微地点了点头,不再言语了。

到了晚,苏望和于久南到了约好的酒店,没等几分钟只见顾忠和跟一个人一起过来了。

“我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老同学谢强生,现在是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这位就是荆南省渠江县苏望县长。”顾忠和介绍道。

谢强生长得很普通,个子不高,大约只有一米七,脸色微红,最显眼的是他的头顶已经出现“地中海”趋势。

他眼睛里闪过一道诧异之色,随即微笑着说道:“苏县长,老顾对你是赞不绝口,我认识他这么久,很少见他这样了。”

“谢主任,真是幸会了。”苏望客气地打招呼道,“这是顾教授对我们年轻人的照顾和关爱。”[]匡政之路234

顾忠和在一旁笑呵呵地说道:“老谢,和苏县长站在一起,我们俩真的老了。”

谢强生也笑了起来,随即跟于久南打了声招呼。虽然于大老板家财亿万,不过看来在他这么一个无实权的副厅级干部眼里还算不什么。

寒嘘了几句,饭菜都来了,酒是于久南特意点的二十年洞藏醉乡酒。吃喝着,谢强生忍不住问起苏望对渠江纺织厂改革的计划,两人聊着聊着就更加起劲了。谢强生甚至把椅子挪了挪,好跟苏望靠得更近。

“苏县长,你为这渠江纺织厂的外部条件已经找得差不多了,可是这内部改革却是疏忽不得。这管理体制不改革好,领头人不选好,再好的项目也难以为济。”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