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皇宫内外(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新军第一期招募的兵员已经陆续都到了京城。可真没想,就这几月时间,从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合格的兵源尽然有两万余人。虽然选拔的要求比较高,虽然一再说明当皇上的兵就要有随时战死沙场的可能,虽然一再强调,这次离开可能就是再也无法活着还乡。可是还是有这么多人来报名并通过了选拔。不为了别的,就为了管吃管喝管穿,还有每个月二两银子。这个理由就足够了。再说死了还有十两的抚恤,说不定没死成还当上官了。以后的事谁说的清呢?就这样一群农民放下锄头,背起包袱来了。

这样一来军校的地方已经明显小了。现在的艹场每天晚上都要搭帐篷,到的白天为了不影响训练就全部拆了。晚上又全部搭起来。就这样这群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每天都现场观摩原军校学生艹演。大部分青年人也参加了进去,不少人的训练成绩比原军校生还好。到是意外收获。可这也是不是办法。经过商量,这天晚上到了慈宁宫。

入夜的慈宁宫,慈禧已用完晚膳正和李莲英说着话。外面来报:皇上驾到。

一翻礼仪过后,光绪直截了当的说出了这次来慈宁宫的主要目的:新军招兵工作已经结束,已抵京的新兵已进入军校暂住,人数足有一万七千余人。另有近二千人尚在进京途中。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军队培养军事指挥人才,所以建设之初在规划时,也只准备了容纳一千人的规模,而且这还是光绪考虑到今后发展的需要。必竟三个师所须要的连以上的指挥参谋军官有300人就够了。

“所以军校太小,需要另选一处新建军营。欧阳振华等几位商议之后,给儿臣上了道奏疏,请亲爸爸训示。”光绪递上奏折。

本以为能招收三五千兵源就满足的光绪,对于这次一下子招到近二万合格的兵源,光绪大为惊呀。招兵要求是严格的,就算是常在军旅中的段、冯、王三位主官第一次也是艰难的完成,而久经训练的北洋讲武学堂第一次的一次通过率也只有七成。为此光绪感叹到:大清积弱百年,可这个国家五千年的底蕴依然健在。光绪不知道的是,此次招兵事宜在《时务报》上的详细刊登,让无数贫苦的老百姓为了军营那份丰厚的薪金,早已开始了自已练习。

慈禧没有接光绪递过来的奏折,只是淡淡的说了句:“皇上中意何处。”

“丰台大营。”

丰台大营?慈禧一听有些吃惊,转过头来看了光绪一眼。京城周边共有三座大营呈三角形拱卫京城的安全,其中丰台大营是最为重要的。所以丰台大营对于京城防御的重要姓慈禧自然是了熟于胸。如今光绪提出要用丰台大营做为新军的营地慈禧怎能无动于衷。从心里讲,慈禧是不同意的。丰台离京城太近了,八旗兵不可用慈禧明白,淮军远在天津一但有事怕是不及。

军校之事慈禧早已清楚,这二万人眼下虽然留住军校,可军校就这么大,将来总是要找个地方安顿的。慈禧心中早已选定一处,就是京城于天津的中间——一个叫小站的地方,不论将来皇上如何,京城这边有三座大营顶着,又有淮军在其后。这里是最好的地方,如今的皇上可是长大了。只是皇上一直未来请旨,慈禧也一直没说。在不能明说的情况下,慈禧又问到:“那其它几处呢?”

“依欧阳振华所奏,在京郊三座大营之是除丰台大营外,其余两处无论地形还是大小均稍有不足。而且丰台大营的设施也较为完善,以丰台大营为基础重修新军大营所用银两也最少。”

慈禧淡淡一笑,心想你皇帝还就只看了这京郊三座大营吧。正想将小站提出来,可光绪依然若无旁人般没有停下。

“儿臣也想过干脆将新军放到关外,关外人口稀少更有利于练兵。可儿臣转念一想,新军远居关外,且不论是否会搅扰地方。一但无人监管,新军上下懈怠,怕又重蹈如绿营一般,那我大清朝廷言之要建强兵之言岂不如同笑话一般让天下臣民所耻笑,朝廷威严何存。所以儿臣想,如果亲爸爸以为丰台大营不妥,儿臣干脆将军校扩大。将新军置于眼下,让朝中大臣勤加监管。以示我朝廷之决心。亲爸爸以为如何?”

慈禧眉头一挑,你都想好了还问哀家做甚。慈禧本想拿过奏折再仔细看看,没想光绪早已收起来了。想来奏折上写的和光绪说的也差不多,不看也罢。这小站之事怕是不好说了。皇帝不是说了放远了怕重蹈如绿营一般吗。丰台离京城虽是一尺之遥,可军校就在眼皮子底下,丰台就丰台吧。

“皇上以为这朝中大员何人来监管为妥?”

“自然是礼亲王世铎,他是领班军机大臣,自然当仁不让。”

光绪见慈禧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接着说:“新军所用枪械弹药大部已运抵了,最后一批也已从上海起运。另外德国同意出售一条弹药生产线于我大清,以足我新军平时训练之所须……”

慈禧摆了摆手:“哀家知道了。你是皇帝,这新军之事皇上自行决断便好,不必再问哀家了。”

“亲爸爸请看。”光绪拿来起一份折子:“这是礼亲王上的折子,如今山西赈灾之事已基本完成,大部分灾民已安置妥当。世铎一行人员也将于近期回京。除各地调拨的粮食外,此次赈灾朝廷只花了这个数。”光绪伸出五个手指。

“花了五百万两?”

“不,只花了五十万两。全睐修铁路之功,礼亲王世铎亦是居功至伟。亲爸爸请看。”光绪将折子打开递于慈禧面前。

此时山西洪灾已过,太原府悦来客栈内。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