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9月12日(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满清最后的势力被清剿这事瞒不住人,朝中大臣们已经开始为新朝建立做准备了。所有朝臣们都认为,只要皇上回京,以汉人为主体的新朝代替满清重新掌握天下就是顺利成章的事。朝臣们已经把自己视为新朝大臣,不管你是不是真心愿意,但大势就是如此,还是顺势而为吧。

这时,慈禧突然吐血昏迷?!此事在朝中引起巨大的震动,慈禧虽是太后但也是前朝的太后,没病之前人只住在颐和园内,只在大家不去园子也就用不着见。可现在慈禧病了,按礼大臣们是要去请安的,那么现在他们这些新朝大臣要不要去呢?去了又应该用什么样的礼仪对待这位前朝太后呢?要知道,礼吏两部已经在制定新朝的礼仪,是从故纸堆里找出来的前汉礼为样板进行适当的修改。慈禧是满太后,这就算去了,是以满礼见礼还是以汉礼见礼呢?以满礼见吧,会让人误以为你还心向前朝就麻烦了。但要以汉礼见礼吧,这又不合太后是满人这个习俗。这个问题看上去好像好复杂的样子。

这都是人心贪婪的结果。一面想向皇上表示忠心的态度,以期望得到皇上赏识而在新朝初建时能有爵位的封赏。一面又想表现自己的恭顺的心态,必竟皇上在得知慈禧重病时发回要求全力救治的电文中还是称太后的。于是想两头沾好处的大臣们心里就纠结了。

但很快,总理第一个亲自在颐和园向两宫太后请安,行满礼。七部尚书也纷纷前往请安,行满礼。

“哪来这么多想法。”李鸿章怒斥这些还在观望的朝臣:“自有我中华以来,便讲究仁孝。各朝各代皆以孝立国,新朝亦当是如此。皇上称一声太后。那是就是孝道。我等身为臣子难道不应该去探望重病中的长辈吗?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有了李相的话,有了这些大头顶在前面,越来越多够资格请安的朝臣们纷纷前往颐和园。各地督抚也纷纷了来请安的电文。

“太后乃气急攻心。只要心头能舒缓下来,此病并无大碍。但此为心病。下官等人也只能开药调理身体,这心病还需心药医。”这是太医院对慈禧病情的诊断。

“身体各项体征指标在持续下降,病情很严重。目前已经打过急救针稳定病情,但长远看病情不容刻观。”这是京师大医院的病情诊断。

看着两份结论截然不同的病情诊断书,李鸿章有些哭笑不得,也许这就是中西医治病理念的不同吧。中医更看中的是人本身,强调自我调整同时不否定精神力量对身体产生的影响,药物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所以中医仅仅认为只要心里上能放的开。这并不什么大病。而西医重视的是人体本身,强调各项可见的指标,以指标数据来判定一个是生是死的情况。药物则是一切的关键。孰不知,一个人真心要死,身体各项指标就会在人的意思控制下自己杀死自己,再厉害的西医能救的也只有这个身体,而不是人这个主体。

“一张诊断书就可见中西医这境界差距呀”李鸿章长叹一声,将两张诊断书交给电报员:“原文呈报皇上,请皇上决断吧。”

至于慈禧太后……李鸿章起身轻轻的咳嗽起来,这是他的一个私心。慈禧虽然已经放弃最高权利十年了。但她在满清中依然有着巨大声望。原来皇上是满人身份自然可以取代慈禧,但皇上身份的转变为汉人之后,慈禧在满清中的影响却更突显出来。而这种影响力的存在。必然导致满清势力的反复,这对新朝平稳接过国家政权是不利的。而在这内忧外患之局中的中国,再想要快速发展来追赶欧洲列强无疑是很艰难的。所以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

本来作为帝王应当有这样的觉悟和决心,可自己的这位皇帝……李鸿章一时还真找不出什么合适的词语来形容。皇上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眼光,也有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引领这个已经落后的国度快速强盛起来,这一切无一不在表明皇上是一位圣主明君。而一位圣主明君就应该有一个博大的心胸和果敢的决断,他应该毫不迟疑的斩断一切枷锁和沿途的一切障碍。因为一位圣主明君的唯一目标就是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为了这个目标可以扫清一切阻挡国家前进的所有障碍。没错,这个目标是皇上的目标。所括李鸿章在内的所有皇上起家的臣子在内都看的很清楚,这也是这些人能够团结在皇上身边的原因。

可要细细分析皇上所做的每一件事你又能发现。皇上是一个小肚鸡肠而且有着妇人之仁的人。皇上亲自出面办企业,在十二年前是可行的,因为皇室企业不仅仅可以利用皇室是名义避开保守派的围攻,真正为洋务运动打开一条通道,也可以向世人表明国家鼓励工商发展的决心。但十二年过去,国家的局势发生了跟本变化。在以皇上为首的汉人集团的打压下,太后的保守派势力消退到已无法再限制工商发展的地步。到这个时候,作为皇帝理当将皇室企业出售给民间公司,让这些公司正真进入市场运作。但皇上没有,反而象一个奸商一样小心的维护着皇室企业的利益。是的,皇室企业没有偷税漏税为所有中国企业做出了榜样,在一个连皇室企业都不敢偷税漏税的情况下,普通商人还真没人敢偷税漏税。应为这样做会让皇上认为你比皇帝的权利还要大,从而被安上一个“大不敬”的罪名任打任罚。如果说皇上要用自己为天下做出表率,那维持一个小型企业就可以了。可皇上却借着皇室在民间巨大的影响力快速扩展自己的企业,也因为皇上的权威也让无数民间公司不敢于皇室企业争利,这不是一个经济市场中的企业该有的表现。虽然皇上将皇室企业的收益全部用于教育和科研,还不时要补贴国库,可李鸿章实在不想将来中国要实施反托拉斯法案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皇室企业。

还有慈禧。慈禧不是慈惠。多年在波诡云抉的政局的厮杀过来的慈禧早就成了满清势力的一个象征,只要慈禧活着一天,满清复辟势力就一天不会死心。只有当没有慈禧这个人。这些满清复辟势力才会因为失去最后一个领导者而变成一盘散沙,从而对新朝产生不了影响。李鸿章相信以皇上的眼光不可能看不出慈禧的存在会对新朝内政产生巨大的危险。这偏偏皇上在给朝廷的电文中再三强调依然要以太后礼对待慈禧。田庄台上的坚毅呢?远征日本的果断呢?冲撞英国军舰的勇敢呢?在袁寿山屠杀奉天满人后重重一“哼”那压制满人呐喊的杀气呢?为什么到了慈禧这里就无踪影了?有心担心满清势力的反复吗,慈禧死了不还有慈惠在吗?慈惠会重新成为满人的心理寄托,而更重情意的慈惠必然会一手压下企图复辟的满清势力。新朝就可以继续以往的政策前进下去,不必担心国内哪里窜出一个草头王来影响局势。

对于皇上强保慈禧的旨意,无数大臣们已经抱怨很多次了。在他们看来皇上这是为新朝埋下了一个不定时炸弹,一个可能炸死新朝的炸弹,但皇上的旨意却不能不顾。

跟着一位眼光长远、大志于胸的皇帝去,他们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有机会向“房谋杜断”一样千古留名。跟着一位小肚鸡肠妇人之仁的皇帝,又会让大臣们敢到有力难施,使自己的才华泯灭于天地间。跟着李明这么一个皇帝,实在让大臣们操碎了心。皇上重情意是好事,这样大臣们在年老退下后不至于身死族灭,可皇上重情意偏偏又是国家前进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