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新时代 第216章 糟糕至极(求月票!)(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真是该死到极点的事,这场战争。”

作为一名银行家的萧克林尽管满头银发,但身上的肌肉却仍然很结实,而且对自己的权威有着十足的信心。在他的书房墙上挂着一张大地图,只要华俄银行有生意的地方都钉上了图钉。

在澳洲有六颗图钉,在拉丁美洲有十四颗,在非洲更是多达二十八颗,而东南亚则多得让许永成数不过来。

不过现在这些图钉,除去中立国家和东南亚之外,他们的存在只剩下了象征性的意义,至少在战争结束之前,这些图钉如同在华俄银行那镶嵌着数寸厚钢板的金库保险柜内的合约书一般,只是巨额“不良资产”的象征。

“先生,你肯定很庆幸自己没有任何儿子在军队服役是吗?。”

许永城给自己的酒杯加满,萧克林是共和8年移民中国的一名俄国银行家,移民中国时,他和他的家人身上唯一的长物,只是一块曾象征着他所拥有的财富镶钻怀表,但23年后,他却拥有了这家资产超过1亿元的地方银行。

“嗯?你说什么?”

许永城的问题让萧克林听上去感觉有些困惑。

“你在讨论战争,先生,战争中的血腥屠杀。”

“嗯?不。我说,战争是够糟糕的,可我们的同胞们一直都在生育新的力量。我是指钱,无法替代的东西。”

在萧克林的眼中,世间万物永远都没有金钱更为珍贵,更无可替代,这场战争让华俄银行损失不可不谓惨重。

“在共和30年之前,我国在海外的投资相当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相加的总和。我们虽然没有像英国人一样统治世界,但是在金钱的推动下,我们却拥有整个世界,美国的石油、澳大利亚的铁矿、非洲矿石、智利的铜矿等等,我们在全世界的矿山供应着我们的工业。可现在呢?没了,全没了。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被该死的英国人、美国人甚至还有墨西哥人、巴西人作为敌资——没收了!你明白吗!是没收了!”

萧克林的话深吸一口气。对他来说,被没收了或许并不是他所关心的,真正关心的却是……在那些矿山中,有着华俄银行的投资,现在华俄银行的不良资产多达数千万元,已经到了危险的临界点。

“先生,或许他们没收了我们的,但现在我们不也有着丰厚的回报吗?我们在东南亚和印度得到的,在将来完全可以弥补我们的损失不是吗?而且即便是现在,他们没收了我们的资产,但是到战争结束后,他们总是会归还的,只要我们取得胜利!况且,这也是为了建立世界的新秩序不是吗?这将更有利于我们的未来!”

许永成语气平淡的反驳着萧克林。

尽管现在,绝大多数民众很难分享到得战争的红利,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国人已经享用到了战争的红利,至少一部分人,像华俄银行不就东南亚和印度扩展了一些业务,那些业务在未来的回报是惊人的。

“世界新秩序?是不是一个国民空前富有、不需再遭受列强制约的共和中国?像一些人幻想的那样,战争结束之后,我们在得到回报是整个世界?然后我们就会变得比任何国家都更加的富有!”

萧克林的眉目露出一丝的讽刺,作为华俄银行的经理,萧克林自然知道这场战争背后的一切,这场自许正义的自由战争的背后,实际上仍然是几大国对世界的分割,中国之所以铁了心思要和美国、英国决裂。表面上是他们的逼迫导致的国内民族主义者的激烈反应。

但实际上呢?

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是一个阴谋而已,德国、意大利、日本都需要生存空间,但中国却比他们更需要!过去,中国或许用金钱在全世界购买矿山以用于国内的工业,但是国内的企业却早就受够了殖民地壁垒。

“如果可以的话,那就用大炮代替华元!”

早在十年间,当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时,国内很多经济专家,就用异常坚定的口吻去鼓吹战争或许是解决贸易摩擦的唯一选择,中国卷入这场战争不是因为列强的逼迫,更不是国内的民族主义,而是**裸的——打碎世界旧秩序,建立属中国人的新秩序。

“我不否认,这是我们的梦想不是吗?”

正在给萧克林加着酒的许永成点了点头。

“以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例,共和3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是1267亿美元,我国是4955亿华元,现在美元含金量为0。818513克,华元为0。22217克,在经济总量上,我国稍领先于美国。美国人口为1。3亿,而我国人口是6亿,我国人均收入尚不及美国的4分之1,美国的城市化比例是50%,而我国是37。5%,目前我国尚有近4亿农民,他们的人均年收入不超过500元,这意味着在我国,尚存在着4亿相对贫困的人群!”

许永成的语气仍然像先前一般的平静,但眉间却带着一丝愁意。

“过去我们耗费了数十亿元,贿赂官员、买通海关、勾结当权者,所开拓海外市场和资源,所得到的是什么?现在你也看到了不是吗?战争还没爆发,他们就可以冻结我们的资产,我们用金钱构建的命脉和市场始终在外国人的掌握中,这就是您言中我们所拥有的世界不是吗?”

此时身为华俄银行经济顾问的许永成的并没有理会萧克林面色中的不快,对于这些犹太人而言,他们的眼中所看到的只有金钱和利益,他们的身上没有中国实业金融家身上所特有的那种社会责任感,除去对财富的追求,绝大多数中国的实业家、金融家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爱国是高于其它的责任。正是对国家和社会责任感,令中国实业金融界愿意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吃亏”之举。

“实际上,现在我们的市场已经接近饱合,即便是我们再进一步开拓我们的国内外市场,我们仍不可能保持像过去一般的高速发展势头,经济危机发生后,几乎各国都将殖民地和其势力范围视为商品倾销地,实际上早在经济危机前,我们的国外市场已经开始趋于缩小。尽管经济危机后,我们拼命对外扩张,大量增加商品输出,但是对于我们而言,贸易扩张的美好时代,早就已经消失了。即便是在上次战争结束前后十年间,由于我们过去实行的是多出口工业品、多进口原料、少进口工业品的贸易政策,西欧等国不能获得足够华元贷款和黄金,来继续支付大量我国商品的进口,这成为我国海外贸易扩张的最大的障碍。以后,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恢复,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重新加剧,列强纷纷加大对殖民地市的控制,这一切都使得我们的国外市场日趋萎缩。早在共18年初起,我国的出口便开始下降,出口占国内生产的比重,从共年17年的23。7%,下降到29年的8。6%。我们生产有了扩大,而其中输出到国外市场的部分,不仅不能保持住以前的比例,反而越来越缩小了。”

端着威士忌酒杯的萧克林点了点头,的确过去的二十年间,正像许永成说的那样,中国的海外市场并没有因为中国的生产力扩张加大,反而缩小了,甚至于在共和29年时,达到了近逆差的局面,这可是自共和6年后,从未发生的事情。

“十年前,总理再次复出时,他的经济顾问委员会副主席就曾献策说:如果我们要想避免未来十年经济崩溃,中国就必须在未来的十年内,在国内外另外找到6000亿华元的市场。结果,总理找到了这个市场!但不是国外市场,而是国内市场……”

感觉有些口干的许永成喝了一口酒,实际上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被国内主流选择性的忽视。

“准确的来说是一种剪刀掠夺,我们的经济复苏所依靠是农产品的高物价,借助农业剪刀收割的城市财富,从而实现农业繁荣,以农业繁荣带动工业恢复,农产品价格连续猛涨,尤其食品价格上涨尤其凶猛。物价暴涨至少吞食了城市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造成现在实际工资的急剧下降。甚至我们的劳工部长也不得不承认:“物价的增长比工资快得多,给实际工资带来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经济危机前的共和19年,国民收入中工人工资和薪金所占的份额为63。2%,而在去年这个份额下降至51。8%。我们的经济恢复不过只是一个假相,一个被政府刻意掩饰、民众忽视的假相。”

许永成在说到这个假相时,在心下却由不得佩服起一个人来,现在的国务总理,他让人们相信,这种物价上涨是合理的,甚至是爱国的!他的上一次任期是用巨额国债和货币贬值堆积了他的经济奇迹。而这一次除了旧的方法外,他还增加了一个新玩意,农产品剪刀,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人为创造出农民收入增长的假相,进而刺激农村商品消费,尽管事实证明是成功的,但是这种隐晦的掠夺却损害了2亿余城市居民的利益。

借用反对党的话说,自共和12年后,中国城市家庭的生活状况愈益恶化。根据国内一个私人研究机构海的家庭预算调查,共和30年9月一个四口之家的最低生活费用,一年需要2961华元。可是同期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年工资却只有1972华元,即使要勉强维持预算调查所定的最低生活水平,也还差995华元。家庭收入的调查说明,共和30年至少有58%的中国家庭在预算要求的标准之下,勉强维持较低的生活水平。

“这种借助农产品和食品的剪刀差式对内掠夺,所得到的回报是什么呢?我们的经济是恢复了,而且恢复了增长,但我们却陷入一个怪圈,依靠自我掠夺去实现国内经济的暂时稳定,但这种看似平静的局面可以维持多长时间?对于高出国外25%的农产品价格,国民还能忍受多长时间?”

从许永成的嘴中接连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尽管许永成是一个银行经济分析师,但在另外一方面,他还是一名在国内较知名的经济专家。

“市场,归疚到底,还是市场问题。我们一没有庞大的殖民地和势力圈,二没有能力要求或迫使欧美开放他们本国及其殖民地市场,为我国的“过剩”商品和资本提供出路……”

“所以我们就用枪炮来换取得到一切了是吗?”

诺有所思的萧克林随口道出了战争的真相,什么民主、自由、正义、独立,不过都只是借口而已。

“当然,我们抛开庞大的军需定单刺激的经济增长不说,单就是现在,政府制定的亚洲经济复兴计划,计划挂的是我国“援助”亚洲复兴经济的招牌,实际上是利用这些独立国家战后初期经济困难的机会,以“华援”为钓饵,令这些新生国家接受我国控制、沦为我国附庸的手段。按照“计划”规定,接受“援助”的国家,必须与我国分别签订双边协定。这些双边协定,对“援助”规定了许多条件:“华援”以中国提供货物的方式进行;受“援”国出售这些货物所得款项,必须经我国同意才能动用,受援国必须向我国开放本国的市场;必须保障我国公民的权利;必须向我国提供有关经济情报等等。”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