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班师回朝后,亲征队伍满汉功臣中除胤祚因亲自杀了噶尔丹,康熙为了显摆也为了能让漠北蒙古各部真心臣服大清,当着满蒙汉王公重臣面前下旨令其继承和硕亲王的爵位,还赏赐金银牛羊。而蒙古各部凡在此次战役中有功的都纷纷加官晋爵,各种赏赐更是不一而足。从厄鲁特人那里得来的财物等回京后已经不剩多少了。倒是从厄鲁特人得来的二十座小金佛就送出一个其余的都带了回来。
胤祚虽不好此物,可他的好几长辈信啊,当下从康熙那里打劫了三个,一个送进了慈宁宫,一个送进了皇宫中特意为苏麻喇修造的佛堂里,还有一个送给了他的亲亲额娘。别以为胤祚不喜欢宗教就会反对自己亲近之人信仰宗教,事实上只要宗教不搀和国家政事只纯当个人信仰的话,他是完全不反对的。人嘛,找个精神寄托也无可是非不是?只要不因此变得神神叨叨影响正常生活就行。
对于那些被康熙大手一挥晋位成贝勒郡王的蒙古贵族们,胤祚是没有放在心里。那些蒙古贵族们的爵位在高对朝政影响都很有限。只是康熙赏赐给那些归降的厄鲁特台吉和喀尔喀蒙古各亲王贝勒们的大笔财物,让胤祚心里很是不爽了一阵。但也知道要让漠西蒙古归顺光靠军队是不行的, 在以农耕为基础的国家,说句不客气的话,和蒙古打根本就是光消耗没利益可得的军事行动。赢了还得给归附大清的台吉们一堆的赏赐安抚人心,以换取政治上的归顺。输了那就等着国家动荡,年年征战,民不聊生吧。
若胤祚不是穿越过去的,单凭这次战役敌我双方的损益情况来算,就有种想把漠西蒙古全灭了的心。不由的想起那些到蒙古联姻的公主,算起来她们为大清付出的比很多阿哥们还要多。至少漠南漠北两部蒙古与大清的良好关系有一大半是她们的功劳。她们才是当之无愧的国家英雄。他一定要让康熙把所有还未出嫁的公主都上上政治经济课。嫁到蒙古去利用公主职权发展当地经济,比国家每年都要贴钱给蒙古各部要好多了。
胤祚虽心里有这么个想法,但还傻到直接跑去和康熙说这些的地步。只是悄悄吩咐让人先把先期工程的基础设施给准备着。现在六部都在忙着战后各种事宜,哪里有时间来理会这种事情。
在封赏完各有功满汉之臣,剩下的便是自家儿子的赏赐,鉴于有一个已经过继出去当了亲王的儿子,康熙这个自诩慈父的皇帝也不好亏待其他几个一同跟着出征的儿子。细数儿子们的功劳,年长的大阿哥这次因道远未能立下大功,但之前身上的军功也不少,封为直郡王。三阿哥“以身做饵”在噶尔丹被杀中贡献很大封为诚郡王兼镶红旗旗主。四阿哥在围剿噶尔丹时格尽职守封为多罗贝勒兼正红旗旗主。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俱为多罗贝勒。
据此一役,众阿哥算是彻底的进入朝臣们的眼中了。而不是像之前满朝只闻太子诸多光辉事迹,即便身有军功的大阿哥都不能与之比肩。现在这些个阿哥们都是有爵位有实权在手的,长期和朝臣打交道难保不会生出异心来。太子的门人焦急上火时,太子对此却未曾放在心上。
太子的位置是那么好坐的么?他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坐了二十年有余,始终恪守自己储君的职守不敢有丝毫懈怠,他那些兄弟们就算想要把他拉下太子之位也得仔细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大阿哥那个莽夫也许行军打仗还可以,做太子做国君根本就不是那个料,皇阿玛更不会考虑他。其他的几个才进朝堂,还没那么快生出别样的心思。
说实在的,有胤礽这个几乎完美的太子在前,除了自认为倍受皇阿玛信任重用且总以长为居的大阿哥外,其他人还真一时之间生不出取而代之的念头。要不是康熙能活那么久,而且基本没有禅让皇位的可能,胤祚都觉得太子实乃下一任皇帝的不二人选。不管是谁取代胤礽坐上太子之位都不可能即慑服兄弟又让宗室朝堂也满意的。
而胤祚一直致力催化各方矛盾,让储位战争尽早的发生,未尝没有想让太子趁着此时地位稳固人也没中二能从这场战争中胜利而出的心思。虽说胤禛是他亲哥,而且前世也比较欣赏雍正的行事风格,但细细研究起来,其实胤禛的性格更适合做纯臣,铁面无私,嫉恶如仇,放在臣子身上绝对是优异的品质,但在君王身上却显得有些严苛。这也是即便雍正登基后做了许多的惠民的政策还是被人诟病的地方。
各个阿哥们的爵位一下来,喜怒皆有,这不忿的自然是被封为直郡王的胤禔了,被封为郡王,大阿哥不是不高兴,但和同样封了郡王的胤祉一比,就郁闷了。倒不是说胤祉的爵位和他一样让他不满,而是胤祉竟被封为一旗之主让心里膈应的不行。就连只封了贝勒的胤禛都做了一旗之主,他却只有个干巴巴的爵位,你说他能痛快起来么?
大阿哥的不痛快却没有影响到其他得了爵位的阿哥们,尤其是额娘出身不高的八阿哥,此时仅十五岁便得了贝勒爵,自是欣喜的。若不是他现在还未出宫分府,必是要好好庆祝一番。即便如此还是被胤禟和胤誐两兄弟拖着去偷偷庆祝了一番。
而胤祚虽从世子升级为亲王了,但却丝毫没有要宴客庆祝的意思。以至于想要送礼上门的宗室朝臣们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不过胤祚自己不宴客却没有忘记把礼物送给得了爵位的阿哥们。谁来宴请他,他都不会推脱。别人还道他性子淡泊,事实上却是胤祚发现他若是设宴,女眷那边竟没人镇场。他又不想让羽素以侧福晋的身份夹在一大堆嫡福晋里,让别人觉得他招待不周还没什么,要是让羽素觉得自惭形愧那就是他的过错了。
虽说他把人带回来本意就是要充门面的,但这种完全不必要的事情还是尽量避免吧。反正他也不好那个热闹,只是有点可惜不能借此捞点礼物回来而已。倒是在胤禔,胤祉分别宴请完众兄弟后,胤禛宴请众兄弟时明显照顾到几位还未娶嫡福晋的兄弟,乌喇那拉氏给各府帖子便也是有嫡福晋的便邀请嫡福晋没有嫡福晋便邀请侧福晋,但连侧福晋也没有也只能单邀请一人了。
这样一来,上面四个的有嫡福晋便具是嫡福晋,下面三个因都还只有侧福晋带着侧福晋赴宴了。而从八阿哥开始连侧福晋都没有的几个便都光棍着的赴宴。不同于上面几个已经出宫建府的阿哥们,只要挑个休沐时间便可随意行动,还在宫里的那几位却是先到各自的太傅那里请假,在由太傅向上书房的总师傅报备,最后才由总师傅到康熙那里报备,一系列手续办下来才被允许出宫。
胤禟和胤誐两孩子就不是个爱学习的,有既能蹭吃蹭喝还不要上学的机会自是乐得不行。而胤禌(十一阿哥)虽平日里身体差了些,但这种可以出宫的机会不多,便也央着额娘(宜妃)跟着自家亲哥出了宫。胤裪(十二阿哥)因自小跟着苏麻喇性子便十分的温润淡泊,若不是想见一见那个让苏麻玛姆时而念叨的六哥,他倒也不是很想出宫。
胤祥和胤禵两人最小,又是现今皇宫里比较得皇帝宠的阿哥,性格上虽略有傲气,有时候还会暗暗较着劲,但因年纪最相仿,且有诸多共同的爱好,倒也成了一对欢喜冤家。之前胤禵被胤祚提溜回去,教导了半年回去后待人处事上更是明显有所收敛。和胤祥之间倒也相处的不错。
胤禩在这一行中最年长,虽封了爵位,但到底还没有像前面几位哥哥出宫建府,出宫时又被康熙嘱咐看着弟弟们,便自觉担起兄长的职责。其实只要没什么意外发生也无需他做些什么,毕竟皇家侍卫可不是吃素的。可不要以为电视里那种带着两个侍卫或者小太监就能到处走了,虽没有太子那堪比皇帝出行的护卫队,但也不在少数。六个人两辆马车康熙给配了二十四个侍卫才放心他们出宫。
胤禵被胤祚的一句:“享受多少的同时,也必然得付出多少。”说过后便对于身边时刻有人这种事情坦然了。生于皇家却追求自由讨厌束缚的结果除了让自己走向毁灭外,别无其他。就像他六哥,即便已经出继了,但却从未忘记自己该为此所付出的东西。生于天子之家,享天下民之贡,需为天下民行。这是他六哥写在论语之上的,那笔画依稀透着几分幼稚,却让他见之思考良多。他虽不能完全理解兄长那种胸怀,却知道了自己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