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46 贷款 合一(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这次富国副总马歇尔没有出面,贷款部的头头马特接待了肖逸飞,很快肖逸飞就知道为什么马歇尔没有出面了。

“肖先生,我们建议你,一次就将贷款额度提取出来。”

肖逸飞马上就要跳脚了,他预计的成交额可是上亿,而贷款额度可是2个亿,万一谈判不顺利,拖到年底,他就根本不用贷款。2个亿的半年利息可是好几百万。

见肖逸飞要生气,马特马上说道:“肖先生,你先别忙生气,听我给你分析。”

“首先,这笔交易,你们双方现在都有交易意向,那么谈判过程很可能非常快。现在葡萄园进入最关键的花期和果期管理,不论是谈判失败他们继续掌控,还是谈判成功你接手酒庄,都需要抓紧时间,葡萄园可拖不得,这可是影响一年的收成。”

肖逸飞只能同意他这种说法,的确,越早达成交易,越能安定人心,否则一个疏忽,那一年的利润就要大大缩水。

“所以我估计你们最快能在一个半月到2个半月之间达成交易。而这个时间,你的拍卖款项肯定没有到账。”

肖逸飞现在也算是了解了一些情况,知道马特说的是事实,他只能再次点头。

“最关键的是,一旦签订合同,博肯定要你马上付款,绝对不会允许延迟几个月付款。”

肖逸飞知道这种可能性非常大,比较去年他们就是这样被法国人坑了的,几个月后说没钱付款取消了合同,让博只得到了几百万补偿。

“可是我只是延迟两个月而已,而且秋拍后就能拿到钱。”

“肖先生不要介意,在现在这个经济环境,对所有艺术品的主人来说,送拍就要做好流拍的准备,这才是最正确的决定。”

这拍卖都还没开始,怎么碰到的人都在说流拍。这是诅咒是不是?

“那我先贷4千万吧,其他款项等交易金额确定后再贷吧。”

经理肯定不干了。

“肖先生,你这属于二次贷款,而且是同一抵押物的扩大贷款,这样我们的审批手续就会很麻烦的。”

“啊?不是说了我能贷2个亿么?不是说一天之内就能搞定么?”

“是啊,可是2个亿是最高贷款额度,你第一次要了4千万,是在这个额度内,所以我们明天就能支付给你,甚至现在给你都可以。但你还要贷款就不行了。”

原来在美国,统一抵押物可以有几笔贷款,可以是同一机构贷款,也可以由不同机构提供贷款。但是如果任何一笔贷款出现问题,那么那笔贷款的放贷机构就可以发起拍卖。成交后,新的买主还必须承担其他债务。

有这样一个案例提供给大家。

在2012年,有网友在洛杉矶遇到一场商业拍卖,里面有一处商业设施他非常感兴趣。但拍卖是下午2点开始,他是早上看到的拍卖告示。大意就是此处物业属于a公司所有,经过评估,物业价值150万。拍卖理由是a公司在某贷款机构有一笔2009年购买此物业时产生的10万美元贷款逾期未还,于是贷款机构发起拍卖,起拍价格是13万。

这时网友就上网站去找资料,发现这个a公司的确是只有这一笔欠款,的确是用此物业抵押。而这位网友知道,像这种商业地产拍卖成交价一般在估价的60%。这就相当于能用几十万买到150万的资产,这当然是个大便宜。

于这位网友兴冲冲地的四处筹款,拿着50万支票来到拍卖会场。

到了会场,发现这里许多都是中介或者代理人或者律师,但他因为时间匆忙,什么都没准备,于是他就留了个心眼。

同期拍卖的其他资产都有人竞拍,但轮到这处地产的时候,幸亏这位网友机灵,他决定等人家动手在再行动。但是结果却无人举牌,于是此处物业宣布流拍,明天继续拍卖。

这位网友越想越不对劲,回来后到处查找这份商业地产的资料,到各个收费网站去找,最后,终于发现了,这哪里是大便宜,这分明是一起商业诈骗。

出问题的不是a公司,而是2009年卖给a公司地产的b公司。

这处地产是b公司2005年买进。当时b公司向银行按揭420万,这笔贷款是以本物业抵押的第一笔贷款。2009年a公司买进全部产权时,买卖合同规定继承420万债务,抵押并未撤消。b公司向贷款机构借的10万贷款,实际是以本物业抵押的第二笔贷款。

这里有个陷阱,如果是第一笔贷款的放贷人,也就是银行发起拍卖,那么购买人不用负责第二笔贷款。但现在是第二笔贷款放贷人,那个放贷机构发起拍卖,那么购买人就要负责两笔贷款。

也就是说一旦有人以为这是大便宜,能用6折价格买到产业,在拍卖人宣布开拍后举牌,那么拍卖师肯定会顺势敲锤。这样看似用13万美元买到150万的物业,可实际上还有430万的债务也被转移到购买人头上。

这位网友接着调查,发现这出骗局是有一位律师操作的,律师本人组成了b公司,而a公司的注册人的姓和b公司注册人的姓是一样的。并且拍卖公司和第二笔贷款的放贷机构的地址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除了那位律师是主谋外,拍卖公司和放贷机构也是帮凶。

至于第一笔贷款的银行,应该是受害者。虽然银行当时将评估为250万的本物业放贷出了420万美元,但是这实际是那位律师的操作手法。

在银行评估贷款的时候,他们有个公式,就是商业地产能贷出的金额,是租金的多少倍,比如年租金20万,那这套地产价值大约就是350万。这位律师就利用了这个漏洞,将物业租给自己的马甲公司,这样他反正左腰包出右腰包入,了不起就是亏几千税金,相对于收益来说,这点钱简直就是毛毛雨。

这场骗局本来针对的不是网友这种人,他们针对知道如何研究资料的专业中介,他们做手脚的地方是在时间上面。早上发通告,下午就拍卖,而且是那么有诱惑力,目的就是使人着急。专业中介只有拍买成功才收钱,所以主观上中介很希望成功买进,如果买主偶然发现这个心仪物业并匆忙指示中介去竟拍,而中间又因为时间不够无法深入调查的话,那么中招概率可不低,因为这些资料埋藏的很深,必须从付费网站上查询。

不要以为这只是孤立案例,实际上这种叫业权诈骗(titlefraud),这种诈骗非常多,多到以至于保险公司有一种险叫做产权保险(title

),就是提供给大家来对付这种诈骗。

而且不仅一个物业能够多次抵押,还有增值部分也能抵押。比如一栋房子,以前只值50万,于是抵押贷款到30万。过几年世道好了,房子升值了,现在它价值80万。那这增加的30万的价值又可以抵押一次,贷出20万来。

扯远了,说回正文。

肖逸飞对合同的理解是反正我不超过2个亿,你都要带给我。但银行却不是这样理解的。银行的理解就是,我给的是2亿的额度,你只要了4千万,在额度内,那我批了,这份协议就履行完了。

你还想要贷款,可以。你的油画值2个多亿,第一次只要了4千万,还有价值,还能进行第二次抵押。但这是第二笔贷款,我们必须完整走流程,这就要费时间了。

得,这又是一个坑,而且是明目张胆的坑。其实吧,这也不能算富国坑人,大概当时大家都没想到,博会要求先见到这么多定金才能谈判。本来在购买谈判前,有的不需要缴纳定金,或者只需要缴纳2%的定金,(这笔钱肖逸飞那200多万就够支付了。)但博却要求了差不多40%的定金,这才变成了一个坑。

换别人,比如一个大公司,博肯定就不会要这么多,主要还是肖逸飞现在啥产业都没有,相当于空口白牙,他不得不防着自己再次被耍。而且这情况根本都不是换一家酒庄收购就能解决的尴尬事情,肖逸飞自己设身处地的想过,如果是自己的话,估计也会要一个高的定金比例,来避免自己当傻瓜被人骗着玩。

“那我贷款1个亿行了吧。”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