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京城大学,历史系。所有人都急着奔向教室,没有一个打算缩回寝室翘课的,因为下一堂课可是江教授的靖朝史大课!
江教授的大名全京城大学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但年轻有才还长得很帅,讲课的风格独具一格,语言幽默,引经据典,甚至还上过国家台的讲坛节目,让这个节目的收视率一路飙升,干掉了同一时间段的全部节目,成为了全国历史迷心中的偶像。他上课的时候教室永远是爆满,就连走廊里和窗户外面都坐满了人,要是到得晚了怕是连座位都没有了。
历史系的学生们风风火火冲进了教室,熟门熟路地占据着有力地形,那些本来柔弱的女生们战斗力尤其惊人,竟然将力量更大的男生统统挤到了身后,刷刷坐满了前三排,让那些同样是江教授粉丝的男同胞们咬牙切齿也没有办法。
铃声响起,江教授准时走进教室,整个教室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紧紧地盯着江教授,想知道他今天讲些什么。
不过才三十来岁的江教授毫不怯场,打开了麦克,站在讲台上用颇为磁性的声音说道:“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要共同学习的内容是关于靖朝史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的。他雄才大略,他目光深远,他开疆拓土,他忠勇双全。正史之中对他的记载比比皆是,后世之人无不赞许钦佩于他,也是之中关于他的故事更是千奇百怪,让他被遮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他是武功卓绝的领军大将,是开创时代的首辅宰相,是忠贞于爱情的国公驸马,是君臣相得的世代贤良,甚至是神话之中雷神的原型,更是我族谱上有明确记载的祖先。那么他是谁呢?”
下面的学生同时大声回答:“江源!”
“是的,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英国公江源。”江教授笑了笑,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说道:“关于江源,大纲要求我们学习的内容相当之多,大致需要用十节课来具体剖析讲解,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先笼统的了解一下江源这个人,了解一下几个他身上的谜团和史学家们普遍争论的问题,为我们以后的讲解做个准备。”
“江源这个人,一生只能用丰功伟绩四个字来形容,他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水利学家、发明家,化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诗人,哪怕是今天,他对人们的影响依然存在。而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一生都包裹着重重谜团,今天我们就要抽丝剥茧,了解一下江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江源,字清远,祖籍四川成都,母为江氏,父名贾敀——这一段出自《靖史》。那么第一个谜团就出现了,江源的身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的父亲明明姓贾,那么为什么江源不姓贾而是姓江呢?”
“这一点在正史上没有记载,野史上也说得五花八门,讲什么的都有,后世史学家的分析也比比皆是,各说各话,而作为江家的正统后人,我翻阅了家中所有江源及其子孙的亲笔手记,也询问了家中的长者,可是都没能得到确定的说法,所以关于江源的父亲贾敀的身份至今还是一个未解的谜团。”
“因为正史没有任何相关记载,所以史学家们也有不同的分析,其中接受度最广的一种就是‘贾敀’是个化名,也就是说江源的父亲并不叫这个名字,这只是随便安上的一个名字而已。贾敀谐音就是家破,同家破人亡。很有可能江源的父族惹上了什么事端已经覆灭了,为了躲避仇家,他的父亲化名贾敀,又担心子孙受到牵累,因此让江源从母姓。”
“除了这种解释以外当然还有其他的猜测,比如说野史《江源传》中记载江源的父亲贾敀是靖朝荣国公贾代善之子,书中还细细列举了江源与贾家的仇恨,以及种种报复手段等等。不过这部书的说法早在数百年前就被著名史学家钱方罗列证据所推翻。钱方提出的第一证据就是在贾氏族谱之中并没有贾敀这样一个人,在族谱之中记载,贾代善只有两个儿子,分别名为贾赦和贾政,且两子都死于谋反,没有贾敀这个人,单以姓名相似就论定贾敀为贾代善之子过于牵强。”
“第二,如果贾敀为贾代善之子,那么江源的原籍应该是金陵即应天府,参加科举考试也应该回原籍应天府参加,但是江源是四川解元,这一点是有史料明确记载的,也与这种说法不符。”
“第三,如果贾敀是被贾家逐出家门的子弟的话,又如《江源传》中所说,江源与贾家有仇,那么在江源功成名就之后理应找当时的贾家报复,可是在史料之中记载江源并没有这种报复行为。江源少年成名,官居二品京畿大营节度使,而那个时候贾家和他没有任何交集,直到最后贾家的破灭也主要源于贾政参与到顺王谋反一案,与江源无关,这些事实也与《江源传》中的记载不同。”
“《江源传》为匿名所作,钱方从此书的谦辞造句推断,作者应该是勋贵后裔。众所周知,江源于江南大案之中将勋贵世家一网打尽,所以勋贵对江源恨之入骨,写出这样一本书来污蔑江源也是可以解释的通的,所以此书的记载不足为信。”
“相对于江源的父亲谜一样的身世,江源的母亲的身世就有十分详尽的注释了。江氏是靖武帝司徒晟的姨母,弘武伯江岩之妹,军神江辰江熙文的嫡裔。家道沦落,被拐子拐走,颠沛流离之下嫁给贾敀,生子江源。江源是在为官之后才获悉母亲身世,进而才认祖归宗的。”
“江源出身贫寒,父母早丧,四岁以打柴为生,曾卖柴于静流书院,为山长沈安文收容。孩童时期就作出《咏梅》这样著名的诗句,让沈安文赞叹不已,收为弟子,悉心教导,因而年少成名,十六岁中四川解元,十七岁中会元,后中状元,成为史上少有的三元及第之人。”
“江源的诗作十分有名,在课本之上就有很多,想来大家也都背诵过。可是他除了擅长作诗之外,也是当时非常出名的文学家。靖朝的主流作文思想就是文以载道,言之有物,江源的文章风格也与时代相符合。其殿试所作之文讲的就是龙首渠的修建方法,如今已过千年,但是龙首渠作为著名的水利工程依然灌溉周围土地,他的那篇文章也全文篆刻成碑立在龙首渠岸边。历代文人都对此文做出过评价,著名文学家朱蜻曾评价此文易一字而不可得,可见江源文学水平之高,当然,此文也是江源作为水利学家的一个重要证据。”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江源的好友林钧同样也是一位务实的文学家,两个人都在经济上、政治上、水利上等等方面广有建树,这一点我们会在后面一一讲到。”
“江源的生平极为传奇,以文状元出仕,却是以武勋闻名。在他成为状元,进入翰林院不久就结识了靖武帝司徒晟,发生了著名的依楼问策,这一点初中的课本中就有详细的记载,我就不多话了。而在之后不过数月就发生了三王作乱,齐王司徒横、魏王司徒柏、辽王司徒标同时叛乱,意图出兵合围京城。当时靖武帝司徒晟刚刚封王就临危受命,前往当时的赵国,今天的河北南部地区阻拦魏国齐国的军队,为江南大军勤王救驾赢得时间。而江源则因为科举之中的马策一文被冠以知兵之名右迁兵部员外郎随军参赞军机。”
“江源当时是个什么情况呢?他刚刚当官,不过几个月而已就换了三个单位,先是在翰林院做翰林院编撰,结果干了没多久就被调到兵部做员外郎了,员外郎没做几天就转入了军队参赞军机,司徒晟更是对他信任有加,任命其为实授参将假总兵事。这个官职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他名义上是正三品的参将,实际上要做的是二品的总兵做的工作。也就是说江源从刚参加工作的中央秘书处副科级秘书,先转为□□的局级干部,而后又调入军队成为师长但实际上是干着军长的活儿。几个月之间就从副科级变成了司局级,又是从文官转成武将,要带领大军去和十倍于自己的叛军作战,那么下面的手下能服帖吗?”
江教授说到这里,下面立刻有一个学生接道:“力射石虎!”
江教授一笑,说道:“对,就是力射石虎,这也是江源身上的第二个谜团,他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靖史》中记载有一段话,‘源行军,见草中石,军士以为虎,故源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众将皆服。’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是说江源带领着士兵行军的过程中发现草中有这么一块大石的阴影,军士以为是老虎就叫嚷起来,所以江源弯弓射虎,箭射入石虎之中竟然没入了整个箭头,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这是一只石虎,所以众将都认为江源勇武,因此对他心悦诚服。他就以这样的方法收拢了人心,成功接手了这支军队。”
“有人认为射石虎这件事是谣传,史学家也对此事争论不休,可是我要说这件事应该是真实的。因为射石虎这件事不但在正史之中有记载,就连野史也对这件事大书特书,就连以污蔑江源为己任的《江源传》中也有记载,称江源能开七石弓,有扛鼎之力,所以射石虎这件事应该是真实的。”
“我的家中还留有几把江源留下来的铁胎弓,因为是传世的弓,保护的比较好,所以至今仍能拉开。具专家推断,这几把弓之中拉力最大的一把约有千斤的拉力,相当于半吨重的拉力,最轻巧的一把也有五百斤的拉力。这几把弓都有着使用的痕迹,所以当年应该是被拉开过的,那么江源拥有千斤之力这样的说法应该是不为过的。那么他射石虎的这件事很有可能是真实的。”
“当然,一个军事家有没有过人的武力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智谋。江源临危受命,带一万军马迎击十数万之众,偏偏能克敌制胜,并且连战连捷,应该能说明他的军事水平有多高了。”
“在赵国,江源与司徒晟兵分两路,源奉命阻拦齐军,于东武城驻军,在这里他善用计谋,连连挫败齐军,气得齐国相韩康口吐鲜血,并且连续两次伏兵消灭数倍于自己的齐军,最终于东武城下与齐军决战,战胜齐军,收复齐国。而后又战胜魏军,一战而平辽军,三场大战都是大捷,一生之中战局无数,无一不胜,他的军事思想即使是现在也受到无数军事家的追捧。”
“江源在军事上的天赋很难说清根源,因为他的老师,静流书院的沈安文先生是不太懂兵法的,而他自幼贫寒,衣食无着,显然是不可能受到军事方面的教育,但是他就好像生而知之一样在军事上异常精通。这一点恐怕只能以他的祖先是军神江辰来解释了。”
“讲到齐国就不得不提一下江源身上一个至今都被人争论不休的问题——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