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第243大乱前夕(一)
中平六年十一月戊戌,二十六日。董卓以司徒黄琬替补他留下空缺,任职太尉;改司空杨彪为司徒,擢升光禄勋荀爽为司空。这一系列的三公调动,却是董卓为强推荀爽上台。
本来,公府本欲因功擢迁高唐令刘备为平原相。恰在此时,董卓为强辟荀爽,篡改诏书,转而拜荀爽为平原相。可怜刘备,本来辛苦辛苦在高唐令经营数年,好不容易熬出点功绩,却因为名望不足,成为董卓举荐荀爽的踏脚石。刘备擢升平原相的希望,霎那间突然破灭。
荀爽本是豫州颍川郡人,董卓之所以举荐他为平原相,除汉世规定官员不得在本州为官条例外,也是因为董卓不重视荀爽,只是将举荐荀爽,视作博取声名手段之一。
类如某某名士大儒,皆支持董卓,那意味什么?那意味着董卓根脉深厚,前途光明啊!名士大儒投靠董卓,那些中低层官员,还不是望风而动,转而关注起董卓?
似何进、董卓等人,之所以大肆征辟名士大儒,皆是怀抱这种心思,以此举来影响朝政舆论,而非真正欲大用那些名士大儒。也是因此,昔日何进举荐郑玄时,郑玄才深以为耻,竟连夜亡奔。
荀爽车驾未过黄河,又有几人向董卓推荐荀爽,董卓遂又征拜荀爽为光禄勋。荀爽至雒阳后,董卓与他仔细一番交谈,觉得荀爽或能倾心辅助他,遂立即擢升荀爽为司空。至此,荀爽九十五从一介白身,至朝廷三公重位的传奇,彻底呈现给世间。
颍川荀氏,虽与党锢之难牵连甚少。但是荀爽父亲“神君”荀淑{u}是何许人也?因舍身斗梁冀而传世的“父不肯立帝”李固李子坚,党人领袖载名万世的“天下楷模李元礼”李膺李元礼,这两人,皆恭谨尊称荀淑为老师。单从此细节来看,便知荀淑究竟有几分能耐。
荀氏虽脱身于党锢之难,但是有几人不将荀氏视为党人中坚力量?这也是,为甚荀彧虽然娶妻宦官女儿,但却无党人嘲讽他的直接深层次原因。
董卓为窦武、陈蕃平反,又祭祀诸党锢遇难名士,虽或许有倡导舆论,作秀赚取声望嫌疑,但荀爽还是对董卓有些好感的。也是荀爽态度较好,董卓才肯花费大力气,推举荀爽上位。
荀爽九十五日登位三公之后,颍川荀氏陡然成为雒阳新贵。似荀彧、荀攸等人,更为时人重视,经日有名士争相交往。
之后,董卓又听取荀爽建议,革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年号,改永汉元年为中平六年。继而董卓又传令天下,明年年号定为“初平”,这是董卓寓意天下刚刚恢复安定,尚有无数艰险应对。
虽然黄琬、荀爽、杨彪、陈纪、朱儁等人齐聚雒阳,为董卓撑起无数声望,但是雒京时局依然不甚乐观。
前文说过,汉末时代,国家政权在下不在上,虽朝廷三公,有时亦难比乡间处士。类如荀爽,九十五日,以白身位登三公,却能赢取一片喝彩,无数人皆承认荀爽有大才,足以担当三公重任。从这些细节也可以看出,名士虽隐居乡里,但是影响力实在不弱于朝廷三公。
也是因此,东汉末年,许多名士,根本瞧不起所谓朝廷大小官职,如许邵等,竟能肆意评价朝廷重臣得失。这在其他朝代,根本是极难想象的。
董卓出身军旅,习惯于令出即行,权职有度。自董卓入雒阳来,不但以军卒军管雒阳,而且对朝廷大臣礼仪要求相当严格,废弃以往那种朝廷重臣随时可以撂挑子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