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一百五十六章如梦幻泡影
作者的话:亲们要记得多支持飘舞,把手中的订阅,推票,月票,红粉票,勾勾手指投给飘舞,亲们的支持,是飘舞最大的动力,谢谢各位支持
夜宿在克孜尔,兰欣和齐兰兰一间房,一夜无话,天蒙蒙亮兰欣就被门前树上的鸟雀叫醒,不知道是什么鸟雀,声音嘹亮清脆,一声一声的叫,煞是好听。
房间很冷,昨晚来就匆匆烧了一把火,因为已很晚了,王阿姨说烧一把火不是太冻就好,安全第一。
兰欣起来推门走出房门,在房里感觉天才蒙蒙亮,可走到外面天已经大亮,兰欣回头看看窗子上的玻璃,原来是糊了层白纸在上面。
虽然已经立了春,可新疆的春天总是来的很晚。每次从新闻上看,内地都已经草长莺飞了,新疆这还冰天雪地。树荫下堆的一堆堆没有融化的积雪,阳光照的到的地方,已露出大地的本色。
兰欣抬头看着不远处的山脊上,一个个洞开的洞门,那就是佛洞的门庭吧,兰欣信步走向来是看到雕像的地方,晚上来太黑,只看到黑蒙蒙高耸的塑像,其他什么都看不清楚。
兰欣来到塑像地下,这是一尊铜像,兰欣认真看着塑像,从塑像的年龄上看应该是三十至四十之间,单腿屈膝,右手放在膝盖上,穿着露肩的龟兹僧衣,身材清瘦高雅,眉宇间睿智而豁达,风采卓然,要有个相机就好了。可以和鸠摩罗什塑像合个影,想到照相,自己不是带的有笔和纸,对呀。自己趁他们还没有起床之际,先把塑像画下来。心动不如行动。
兰欣坐在塑像的正面审视塑像很久才,找到鸠摩罗什的神韵,兰欣才在纸上下笔。清瘦的脸庞。高挺的鼻梁。大而深的眸子,紧抿的薄唇,优雅的长劲。抚膝低头沉思。裸露在僧衣下的肌肤纹理清晰,可见其朝气和脱俗的气质。
鸠摩罗什的父亲是在古印度国中的一个小国家本是可以继承相位,他的父亲鸠摩罗炎却辞避出家,游学到龟兹。有记载鸠摩罗什的母亲耆婆,当时龟兹王的妹妹。鸠摩罗炎与耆婆结合生罗什。罗什7岁随母出家,每天能背诵三万六千偈颂,初学小乘经典。9岁随母赴罽宾(今克什米尔地区)从槃头达多诵读杂藏、阿含等经。12岁与母返龟兹途中,在疏勒驻留年余。修习阿毗昙及六足论,从大乘僧人、莎车王子须利耶苏摩诵读《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复从佛陀耶舍授读《十诵律》等。后佛陀耶舍一直和他合作翻译佛经。罗什回龟兹后。广习大乘经论,讲经说法。成为中观大师。
时槃头达多从罽宾到龟兹,罗什晓以大乘宗义,使之垂信。于是罗什之名声大震西域,曾有三果罗汉言,鸠摩罗什在三十六岁如果没有破戒,他就会成为第二个佛陀。在汉地也有传闻。前秦建元十八年(382)苻坚遣吕光攻伐焉耆,继灭龟兹,劫罗什至凉州。三年后姚苌杀苻坚,灭前秦,吕光遂割据凉州,自立为凉主,罗什随吕光滞留凉州达16~17年。
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攻伐后凉,亲迎罗什入长安,入逍遥园西明阁,以国师礼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罗什主持译经事业。尔后十余年间,罗什悉心从事译经和说法。据《出三藏记集》载,罗什在弘始四年至十五年期间,译出经论35部,294卷。其中重要的有《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维摩经》、《阿弥陀经》、《首楞严三昧经》、《十住毗婆沙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实论》及《十诵律》等。所译经典极为广泛,重点在般若系的大乘经典和龙树、提婆一系的中观派论书,内容信实,文字流畅,有些经典后虽有新译,仍难以取代,在中国译经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临终前曾嘱其弟子应以其著译而不以其生活行事为准绳。譬喻“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
这段鸠摩罗什的记载,兰欣已经看了很多遍,大多都能背下来,记得不知在那本书上读到,说苻坚遣吕光攻伐是为了鸠摩罗什,是一个人的战争,这样说可能有她的道理,可兰欣并不认同,当时龟兹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要塞,一个国家想要发展,首先是要贸易,丝绸之路的要塞不在自己手中掌控,还谈什么国际贸易,每次派出的商旅团队都要在沿途层层盘剥,最后的利润所剩无几,那个当权者都要权衡下付出和得到的利益关系。
也许苻坚相信鸠摩罗什善阴阳论,当时五胡十六国时期,可是群雄争霸,乱哄哄,你方唱罢我蹬场,谁人不想天荒地老争霸天下,谁不想早知阴阳,避开祸端,繁荣昌盛,也许苻坚是奔这个目的来的。
如同野史说杨贵妃红颜祸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李媛媛。历史谁能评说对错,只是没有身处其中罢了。
齐兰兰觉得爱尔汗帅的睁不开眼,如果鸠摩罗什要在现代,追捧他的信男信女们肯定不亚于追星的热烈。
兰欣低头绘画时,早起的王阿姨见兰欣绘画,也不说话,放轻脚步,轻轻走到兰欣身边。站在兰欣身后,静静的看兰欣画塑像。
“姑娘你画的鸠摩罗什可真像,我们接待许多中外游客,大多都是用相机拍下,很少有游客这么早画塑像,精神可嘉。”王阿姨见兰欣画的差不多了才出声说道。
“阿姨您天天都在看这塑像,您觉得像能就是像了,我们没有带相机,我只要用笔画下来,也不枉来一次,做个纪念。”兰欣礼貌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