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送余骠骑亭(1)(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pro,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第4章 送余骠骑亭

承影第七营从康居城出发,沿着密那水行至布哈拉城,绕城而过,顺着乌浒水穿越沙漠,度过雷翥海,行军十余天,又来到一片烟波浩瀚的水域,这里是西海,实则是一个大湖,也夏国的西方边陲。从关陇蜀中辗转迁移而来的居民,沿着大湖之滨开垦田地,放牧牛羊,赵行德也初次见到了王童登简骋等口中常提到的边地仓城。

承影营所经过这城,叫做乌头仓。背靠着一片咸水沼泽,城墙不甚高大,周长两里许。城中的房舍十分狭小密集,几乎全是十余尺见方的斗室,分为是上下两层,下层为仓储,上层可供五六人暂且栖身。城中街道错综复杂,不少临街的房顶还砌有碟牆,假若敌人突入城中,居民们还可以凭借街道逐次抵抗。

仓城内只驻守着一小队军士,大部分瞭望戍守的差事都是由左近的团练营轮换承担,只有农忙时节,才会有军府添兵把守,将团练兵都放归。附近百姓的积蓄都保存在仓城里面,各家皆紧锁大门,每逢团练营轮换的时候,也是市集的时候,附近百姓赶着马车过来,顺便查仓储。新上番的团练也要逐一监察各户仓门封条完整之后,方才画押接收。此后一月之内,除了各户仓库的主人拿着户牌,其它人等,就算是军队,也不得入城。

赵行德见这乌头仓城修筑得非圆非方,向外延伸出许多钝角,形制奇怪,不由心生几分疑惑。

司马君防笑道:“各地仓城皆是如此,当初建成的时候,荫户稀少,里许见方就已足够,后来人烟渐渐繁盛,户数渐多,仓城中的户仓数量不够,便让新落户的荫户傍依这旧城筑仓,今年添几十户,明年添几十户,原先仓城的城墙拆出许多门洞,剩下的成了新仓的墙壁,外面更筑新墙,久而久之,各地的仓城都是这般棱角模样。”

“原来如此,”赵行德笑道,“我还以为是为了方便防守的团练放箭放弩才故意修成这般模样。”他望了望仓城城头上警惕巡视的团练,即使是打着上三军旗号的承影营经过,这仓城团练也毫不理会,竟似比汴梁的宫城防卫还要谨慎。

“我跟你说吧,”金昌泰在旁笑道,“越是偏僻之地,越是家底子殷实,这帮土财主,生怕你去跟他要粮要钱。就算是大军的征发,若无律令府令军令在手,州县护民官画押,也是进不了仓城的。”他顿了一顿,又道,“这里地势低洼,若是建在高地的仓城,有的荫户数代积累,户籍仓不够用了,便向下挖掘地窖,我听说挖两三层的也有。”这一带是东西商路的重要中转站,人烟繁盛起来以后,手艺作坊渐渐增多,工匠向周围的游牧部族收购羊毛编制毡毯毛衣等货物,又出售给经过的商人。确实也称得上富庶。

“难怪城墙修得如此低矮,”赵行德点头道,“是要不断拆拆建建。不过反倒是便宜。”对夏国地方的充实有了直观的认识,就算是敌国大军来攻,百姓凭借仓城,也能抵御很长的时间吧。

仓城不轻易开城,承影第七营只能在旁边的驿站歇息。许多来自关中的军士第一次见到这寨堡般的小城,七嘴八舌的议论了许久,就开始谋划怎么攻陷这座城池。

就要进入胡人的地界,行军司马金昌泰特意让军士们多购买些中土的姜片、干葱蒜、黄酒、黑醋、咸豉酱等作料,再往西去,便是异国风味,也许很难以下咽。望着有些军士不信的眼神,金昌泰带着坏笑道:“后悔莫及之时,勿怪本人言之不预也。”赵行德见他的行囊里,还有不少精锻包裹的精美银盒,金昌泰道:“到了芦眉国,这蜀中的名茶,是馈赠达官贵人的佳品。又携带方便,自然不可或缺。”跟随承影第七营出征,他抱了好大的希望,就是借机能够游走四方,增长见识,又能有机会结交公卿贵人,对今后自家的生意大有帮助。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